漫談中國文化:企管、國學、金融

NT $320.00
NT $288.00


◎本書為南師對中國企業、財金界菁英的演講,指出全球經濟發展的迷失與歸途。◎講經濟與工商企業界的宏觀,建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管理之道。◎摒除重儒輕商觀點,從文化出發,實現全民尚禮富足的經濟體系。本書為南師懷瑾先生於二○○七年的下半季舉行的三次演講內容記錄。第一次在七月廿八、廿九兩日,是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學員及北大校友所講,題目是「新舊文化的企業家反思」。第二次在十一月十五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師生五十多人前來,另各界旁聽者,共一百廿餘人,南師講的題目是「國學與中國文化」。第三次在十二月十五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全國代表二百餘人,分由各地前來,南師的講題是「漫談中國文化與金融問題」。南先生說:「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注重政治為主,經濟是輔助的,為什麼?認為政治安好,天下就安定,經濟自然就好。西方的文化,文藝復興以後到現在,我們現在走的這條路線,認為經濟好了,政治就好了,這是根本錯誤的!」「經濟」原是「經綸天下,濟世救人」之意,並非只為個人、公司、國家謀一己之利,否則就會演變成十九世紀至今的帝國主義殖民掠奪,因此,研究國民福祉與全體人類的經濟之道,才能迷途知返。中國原本就有經濟學、管理學(或稱產業學),從戰國時代研究管仲的《管子》,到司馬遷寫《史記》的〈貨殖列傳〉、〈平準書〉、班固寫《漢書》的〈食貨志〉……,但中國的商管之道在重農抑商和重儒輕商的傳統觀念壓抑下,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現在正是以中華文化為基底,全面建構中國經濟學與管理學之時。西方經濟學只偏重經濟與工商企業的發展,但中國強調「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認爲經濟發展、人民富有,就可以建構文化,同時強調「富而好禮」、「為富而仁」,兼具經濟發展與文化培育,這才是經濟發展不會走偏的正道。更多精彩內容請見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134798.pdf


輕商 金融 中國文化 重儒 管理學 經濟 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