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再沒有第二本書,能同時引發寬恕與戰爭、慰藉與仇恨當我們回歸《古蘭經》文本,我們能看到什麼?當我們重返伊斯蘭教的原始核心,我們又會打開什麼誤解?就讓我們跟隨一位女記者跟導師的腳步,走入澄澈明亮的伊斯蘭之心在西方與伊斯蘭世界衝突愈演愈烈之際,各式各樣關於「伊斯蘭」的報導充斥著媒體版面。狂妄暴力的極端分子成為關注焦點,深化主流輿論對伊斯蘭的抨擊與偏見,同時,為伊斯蘭平反之聲也日益顯著……就在這片對立紛擾的爭辯中,美國記者卡拉.鮑爾跟隨她的伊斯蘭導師阿卡蘭,回歸《古蘭經》經文的原始脈絡,走入澄澈明亮的伊斯蘭之心。卡拉.鮑爾兒時曾隨父親旅行伊朗和阿富汗,在她心中留下對伊斯蘭的親近之情。面臨現今西方與伊斯蘭世界撕裂衝突的局面,她決定展開行動:當了解伊斯蘭成為必要,為什麼沒有人願意討論《古蘭經》呢?為此,鮑爾找上了印度裔伊斯蘭學者阿卡蘭,共同研讀這本神聖經典,試圖找尋不同文化的對話可能。在長達一年的學習旅程,兩人走過牛津的咖啡館和印度小村莊的穆斯林學校,在茶與咖啡之間,咀嚼引發熱議的《古蘭經》經文。鮑爾聆聽阿卡蘭述說先知穆罕默德的故事與言行,還原經文脈絡,企圖接近伊斯蘭的真義。一位西方世俗女性,和一位傳統的伊斯蘭學者,這理應格格不入、劍拔弩張的關係,卻培養出亦師亦友的真摯情誼。他們攜手從《古蘭經》洗鍊優美的文字中,挖掘出伊斯蘭崇尚和平而非屠殺的溫順性格,以及對女性的尊重而非迫害,拆解了聖戰、一夫多妻等常見的刻板印象。現今對伊斯蘭的誤解,無非是混淆了穆斯林社群中多樣的傳統文化,以及伊斯蘭信仰的樣貌。然而,兩人的討論會不只是純真美好的文化交流。隨著與阿卡蘭的互動愈發緊密,身為世俗主義者的鮑爾不斷面臨自身思想觀念的挑戰。這是一場異文化的肉搏戰,激盪出許多尷尬、摩擦與辯論。但也在如此刀刀見骨的碰撞下,才能激盪出深刻理解的火花,建立彼此連結,找尋到能共存的解答。得獎紀錄#2015年《華盛頓郵報》、《丹佛郵報》最佳圖書#2015年普立茲獎、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