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全彩圖文!問神達人60甲子聖籤指引卡

NT $499.00
NT $394.00


全球首創視覺化籤詩,瞭解神意的新境界!圖文並茂,中西、古今融合的現代設計,更容易深入籤詩含意,問神、拜拜、求籤,不容錯過的必備好物!【尺寸】*籤詩每張為:寬6.8cm*長12cm。*可收納入精美紙盒(6.8cm*12cm*2.2cm),方便攜帶。【使用方法】1.問神抽籤時,請將全部「籤詩面」向下,如撲克牌洗牌法,抽疊混洗。2.隨意抽取一張,問神明是否要賜這張籤詩?沒盃:將籤卡先放一旁,再抽再問。三盃:是!翻開籤詩。3.正確抽籤詩辦法、交叉運用或問神祕訣,請見問神達人王崇禮老師的著作:《神啊!我要怎麼問你問題?》《神啊!你到底在幫我什麼?》《神明所教的60甲子籤詩解籤訣竅》《問對了!神明才有辦法幫你DVD》《解夢經典》本書特色籤詩是瞭解神意的最高境界之一,指引你生活、愛情、健康、事業、財運、貴人、運勢等方向,幫助你在各方面運籌帷幄,並解決人生的難題!*使用六十甲子籤詩中最常見的版本。*精美插畫全彩印製:每張都以豐富的象徵繪圖點題,讓你更容易理解籤詩,好抽好看好有趣,值得珍藏。*仿照塔羅牌大小設計,隨身好攜帶,不用跟人搶抽籤詩。推薦序傷心的我們為什麼要聽慢歌?簡妙如(流行音樂研究者、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大多數音樂,都與身體感緊緊相連。原來,也都有民族文化慣性。暑假初次造訪加勒比海區域的中南美洲,街頭小巷、路邊咖啡座,四處流瀉節奏豐富、熱力四射的拉丁美洲音樂。街頭餐廳或咖啡廳的職業樂隊,不論哪一家,細細碎碎的沙槌(Maracus)一搖起,熱情的Salsa音樂隨節奏綿密放送,即便是外地人,也忍不住要跟著搖擺。一對對男男女女,不分年紀,大方地手拉手起身,忘我地貼身熱舞。當然,也有抒情吟唱的古巴頌樂(son),邦戈(Bongo)手鼓搭配明亮爬升的吉他旋律,古巴人總有唱和的那幾段,悲傷中帶著一點堅定感,意志上的樂觀。聽了多首,感覺像是更貼近了一點拉美民眾的日常,風情萬種的悠悠心靈。想起與身邊朋友的音樂交流,雖然大多時候,我是在各種小型獨立音樂的現場。不可能有螢光棒,只有樂團情緒滿溢的演出,與環繞身邊的冷靜樂迷。彼此不多說什麼,被共同喜愛的音樂感染時,就滿意地歡笑,大聲喝采、用力鼓掌。但我也想起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場合,那是氣氛熱烈的KTV包廂,最「台」的全民娛樂。不同的朋友組合,相熟或不相熟的,就著熟悉的流行曲,共同高歌。大家合聲歡唱時,總有莫名其妙、但也不需多解釋的共感交流。KTV的各式流行曲,大概是最接近台灣社會不分階層、老老少少,唯一共同熟悉的音樂娛樂,甚至是全民運動。這時,這本《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就能好好登場了。近年來我很欽佩的跨領域學者,總是以實驗法融合音樂心理學及腦神經科學的蔡振家教授,與研究生陳容姍,共同寫作了這本饒富特色的流行音樂研究書。開宗明義就是要問,「為何大路情歌一直是華語歌曲的主流?」並且提出一個全新的分析手法。本書由歌曲結構、音樂特徵以及聽眾情感入手,尤其是分析華語流行歌曲歷久不衰的「主副歌形式」(verse-chorusform)。作者一一由科學原理,解析華語抒情歌曲如何能「瞭解悲傷並適當發洩」,如何「為難以言說的社會心靈,增添溫暖」。用我們日常的共同經驗來理解,就是:不論有沒有追星、不論知道不知道近期排行榜流行什麼,當KTV裡一些朗朗上口的「副歌」響起時,我們竟然都能跟著唱上幾句。每首新歌,就像老歌一樣。華語流行歌的這種主副歌形式,在書裡被妙喻為有如「三步上籃」,朋友踮步唱個兩句,我們就跟著上籃。這本書就是要回答:華語抒情歌曲的三步上籃神技,為何、以及如何反覆出現?書裡一方面提出觀察歸納,指出華語流行歌的五大情歌類型,如何建構主副歌的段落呼應關係。這五類包括:問答型、決定型、點評型、外內型、今昔型,說明了華語歌曲結構化地處理情緒的方式。另一方面,本書的最大貢獻,便是用實驗法進一步驗證,說明這些情緒洗滌並非空穴來風。作者的科學聆聽實驗,包括膚電反應、呼吸型態以及腦波的檢視,實驗結果顯示,〈聽海〉或〈崇拜〉這些耳熟能詳的情歌,都在副歌段落,對我們的感知有明顯的「酬賞情緒」效果。比如音樂張力升高時,「外側的眼窩額葉皮質會活化」,副歌出現時,「中央眼窩額葉皮質也會活化」。所以,相對於主歌的敘述口吻,副歌彷彿是在呼喊著:「請注意聽,我有話要說!」「華語抒情歌曲藉由主歌到副歌的轉換,也呈現出主體的決策與內省」。這樣的聆聽實驗,還有手指溫度:悲傷情緒時,指溫下降,情緒轉為正向時,指溫上升。而音樂所科班的音樂分析,也指出〈崇拜〉比〈聽海〉更有Motive,也就是「音樂動機」。音樂動機即是由兩到四個音樂所構成、具有特色的音程與節奏,讓人印象深刻。書中測試了〈崇拜〉、〈聽海〉、〈失落沙洲〉、〈給我一個理由忘記〉、〈洋蔥〉等五首抒情歌曲,歸納出容易引發膚電反應(容我簡化:雞皮疙瘩)的幾種音樂特徵:如唱腔音域變化、特殊唱法、音量的增強或驟減、意義深刻的歌詞、段落的出現或結束等等。可以說,副歌的藝術,就是華語抒情歌曲的精華,讓聽眾宣洩悲傷,讓我們心靈成長。本書理解至此,真是令人恍然大悟。我們總是對於動人的音樂歌曲,過於想當然爾、習以為常。如果朋友中有人像美國影集《生活大爆炸》(BigBangTheory)裡的宅男科學家Sheldon一樣,把性愛稱為體液交換,用「薛丁格的貓」解析友人的猶豫性格,總是讓人覺得煞風景,但也直白可愛,提供各種長知識的時刻。那麼這本《聽情歌,我們聽的其實是……》,可能也同樣直白理智,讓人用另一種知識眼光來掌握自己的情緒。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可能也是台灣流行歌曲另一個升級轉折時刻。話說SmartistheNewSexy(「現在最流行的性感叫聰明」),看看現今有多少融入科學、科技而大受歡迎的影集,以真實科學故事改編、或以科學知識為基礎發想的賣座電影。今後在K歌夜唱之餘,我們或許能再續攤談談,為何大夥如此激情?分析給朋友們聽聽,剛剛某些歌曲的外內應合、膚電活化與手指升溫等等結構。我們終於明瞭五月天的哏:「為何傷心的人別聽(或要聽)慢歌」?端視他/她想迴避或想盡情宣洩情緒。如果再點幾首讓人長知識、蘊含科學原理的歌曲……。恭喜,今晚最聰明性感的K歌之王,非你/妳莫屬了。


問神 中正大學 神達 分析 音樂 抒情歌曲 歌曲 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