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風醫師心臟保健室:控制三高、平衡自律神經,從心臟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到延緩老化的專業建議

NT $420.00
NT $332.00


★榮獲2023年台北市醫師公會第八屆好書獎★心臟血管阻塞了,該放支架嗎?心臟好,人不老;顧好心,才安心。重視日常保健,留意身體症狀,尋求正規醫療,讓你老得更慢,活得更久,過得更好。血管凍齡,人就不老控制動脈硬化因子,減緩身體老化速度最會講故事的心臟好醫師洪惠風教你活到100歲,不得冠心病堅守醫療第一線、深信了解病人才能根除病症的洪惠風醫師,以豐富臨床經驗,點出常見的心臟問題,教導讀者辨識症狀、覺察身體異常,並提供養護心血管的日常保健法,幫助我們防病於未然。「每顆心臟都是精采的小說,每位患者都有美麗的故事。本書內容是診間與病房裡發生的種種故事,我想用這種有溫度的方式傳達正確的醫療知識,探討血管凍齡、甚至逆齡的可能性,還有怎麼做,才能就算活到一百歲,也不會罹患冠心病。」──洪惠風心肌梗塞就像土石流,放支架無法一勞永逸三高就像定時炸彈,日積月累損害心臟血管◆出現這些症狀,洪醫師小提醒【痛】胸痛是冠心症最常見的症狀,但心臟病的痛感不一定只會出現在胸部,共通點是一運動就難受、一休息就好轉,症狀會持續幾分鐘。心臟病的症狀或不舒服的位置可能是上腹、左耳、下巴、肩膀(尤其是左肩)、左手內側或兩頰,通常無法用一根手指直接指出痛的位置,吸氣、吐氣時痛感不會變得更強烈,舉手轉身時也都沒有影響。【喘】心臟不好會喘,但喘不一定是心臟不好,精準形容喘的狀態,可以幫助醫師做出最正確的診斷。心臟衰竭的喘通常合併全身水腫與疲累;冠心病的喘常常出現在女性或有糖尿病神經病變、腎臟病的患者身上;心律不整時,心跳太慢、太快、太亂都會導致心臟輸出量不夠,當然會喘。【累】累是心臟診療的重要症狀,要注意血壓是否太低,心跳是否太慢。會引起疲累的原因,除了心臟衰竭、竇性心搏過速、心跳過慢等心臟問題,還包括貧血、電解質不平衡、肝功能異常、疾病感染過後、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疲勞症、憂鬱症等,診斷不易。【昏倒】昏倒的原因有輕有重,要盡快到神經內科和心臟內科就診,也別忘了測量躺著和站著時的血壓。昏倒時的狀態對診斷至關重要,昏倒時,是躺著、坐著、站著?是否發生在運動時?有沒有失去知覺?昏倒多久?有合併癲癇症狀嗎?有單手單腳無力嗎?……每個問題都代表一個鑑別診斷,每位患者的狀況都不太一樣,需要仔細觀察評估。【心悸】可以感覺到心臟在跳動,就是心悸。要數算心悸發作時的每分鐘心跳數,留意心跳是否有規則。不管心悸時,心跳是忽快忽慢、又快又亂、既慢且亂,還是突然發作卻又突然好了,或是忽然發作但慢慢恢復,都可能是不同的心臟病症。◆保護心臟,洪醫師這樣做【量血壓】要定時在家量血壓,自己量久了以後,會發現很多沒注意過的變化與現象,數值可做為醫師探索病情及調藥基礎。【控血糖】血管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發生病變,及早控制血糖,心臟血管受到的損傷就累積得愈慢,會愈晚發生問題。【降血脂】減少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能減慢動脈硬化速度,有助血管凍齡、逆齡,減緩老化速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重睡】睡不夠、睡不好會造成血壓升高,正常人睡覺時,血壓會降低至少10%,讓心臟和血管能獲得有效休息。【防空汙】在空氣汙染的環境中生活,就和一天抽一包香菸連續抽了29年一樣危險,暴露在PM2.5之下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日常保養,洪醫師小叮嚀.血管壁耐受度有限,超過負荷會爆炸,愈早開始降低LDL,愈能延緩心臟病發生的時間。.湯就是一碗鹽水;少喝湯,就能改善高血壓。.太極拳、瑜伽、氣功、打坐這類活動能降低血壓及心跳,有助高血壓治療。.曾發生心肌梗塞或心臟衰竭的患者,不建議俯臥趴睡,可能讓心臟功能變差。.耐絞寧是血管擴張劑,不是萬用神藥,只有醫師診斷處方才能用。.慢性疾病常常都和老化有關,控制三高、運動、戒菸等,會讓你活得更好。


醫療 凍齡 三高 血壓 心臟 心臟病 心悸 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