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緩失能安全照護全書【暢銷修訂版】

NT $480.00
NT $432.00


迎接高齡老化社會,打造健康友善照護★★台灣各大長照機構、醫療院所全面積極推動「安全照護」零抬舉照顧政策(No-LiftPolicy)★★國內第一本兼顧被照顧者與照護者的「長期照護」指南2021年最新收錄安全照護資訊˙預防及延緩失能最佳照護策略「自立支援照顧」˙機構評鑑加分最佳策略「No-LiftPolicy」安全轉移位施行步驟˙長照2.0,政府4項新制補助「長照4包錢」您家如何聰明用?˙老後安居,認識「通用設計」與「無障礙空間」本書收錄300張安全照護技巧圖解&提供11支居家照護影音教學示範,配合書本文字、搭配手機立刻直接觀看。台灣在1993年進入高齡化國家,預估在2018進入高齡社會、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老人超過20%)、2060年老人高達39%,也就是每2.5人就有一個是老人。在台灣,家庭照顧者以女性居多,約占七成。又,年齡介於51~60歲的高齡家庭照顧者人數與比例最高佔32.9%。平均照顧時間9.9年,每天平均照顧長達13.6小時。在家庭照顧者的6大壓力與負擔中(身體,心理,工作,社交,經濟,家庭關係)以身體病痛和照顧傷害最為困擾。根據統計:居家照顧者因徒手搬運被照顧者而讓身體感到不適佔了87%,曾經因此而受傷佔了82%,之後需復健治療佔了23%(其中又以腰部受傷情況最為頻繁)再則,家庭在面臨照顧問題有不同的發展歷程與需求,例如家人倒下的初期「新手照顧者」最大問題是尋找長照資源、照顧知識與技巧不足。其次,很多照護機構不管是出於用人成本的考慮,還是專業培訓管道受限的問題,亦或是專業背景人員稀缺等因素所致,在運營當中都出現了很多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例如:忽視安全意識,出現徒手搬移重物的風險疏失等;尤其在搬移照護的過程中,導致老人與照護工作者直接或是間接身體受到傷害等管理風險,深究其原因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問題還是出現在對「安全照護」的理解不足。這本是「中華安全行動照護協會」創會理事長規劃的書籍,全書強調安全照護重要性和具體做法,是兼顧理論和實際的長期照顧指南。被照顧者可以得到更好的照顧品質,照顧者可以省時省力和降低受傷風險。本書圖文並茂,讓你快速了解長照和輔具實際運用面,推薦給提早替未來做準備的壯年、有長期照護需求的家庭和醫療、護理、復健、社工、保險相關從業人員。零抬舉策略NO-LIFTPOLICY意指「不徒手搬運病患規範」,是一套符合人體工學的安全照護政策與方法,有些先進國家甚至立法強制執行。另外從研究報告來看,即使徒手搬運照護訓練或雙人操作也無法降低照護人員受傷率。對照護人員來說徒手搬運造成的肌肉骨骼傷害是最大的職業傷害,對被照顧者而言徒手搬運造成恐懼、緊張、不適、自尊受損,甚至受到二次傷害。轉移位零受傷七要訣:1.想:想好規劃。評估被照顧者身體機能,選擇正確移位方式並規劃動線。2.幫:請被照顧者幫忙:誘使被照顧者幫忙出力,將復健結合於日常生活中。若被照顧者超過照顧者1/3體重,就需要請他人協助。3.輔:善用輔具,同時搭配無障礙空間和通用設計規劃4.近:讓被照顧者盡量靠近照顧者,兩人距離越近越省力5.動:跨大雙腳間距,如馬步、弓箭步。跨步方向要與轉位移動方向配合。6.姿:姿勢正確如腰背挺直、雙手相扣7.體:善用體重協助推、壓等動作本書從照護最常見的情境分析,以故事及實例介紹「安全照護」與實際的執行方針。主要目標讀者群為讓專業從業人員(如治療師、護理師、照顧服務員等)、相關科系學生、與對照護有興趣、或有隱型需求的一般大眾,以及家有高齡、失能及身障者。不僅幫助專業人員迅速認識此國際盛行的照護方法,即使是不用自己照顧的一般民眾或病患家屬,也可以知道哪些眉角才是「安全照護」。


策略 補助 復健 失能 長照 照護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