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社群之道:創業者、投資人,與夢想家的價值協作連結,打造「#先付出」的新創生態圈

NT $600.00
NT $474.00


—「台灣如何成為新創大國?」的最佳解答— 亞洲各經濟體紛紛孵出獨角獸,衝擊數位經濟競爭力有待加強的台灣,在面對人才流動、外資投資目光轉移的風險時,我們該問的:不是下一隻獨角獸在哪裡?而是「如何理解/打造出培育獨角獸的沃土!」 光是2021年上半,全球新增200多家市值超過十億美元的獨角獸,全球獨角獸總數量達700家之譜,帶動疫後經濟復甦,我們正處於一場創業革命中,創新導向的創業大幅成長擴散,規模驚人。 對比各國,台灣有半導體、電子業與傳統產業支撐,光是一家台積電,市值就等同600家獨角獸,然而,金流之所在,趨勢之所在,數位經濟發展緩慢,不免令人擔心,台灣是否將消失在全球投資版圖中? ◤針對以上疑問,「以創業者為核心的新創社群」是解答 本書作者之一的費爾德曾以「博德論點」為名,分析科羅拉多州人口僅十萬的博德市,如何以四個原則,必肩矽谷、紐約、波士頓,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創業聚落。也讓「人口十萬以上的城市,就能打造充滿創業能量的新創社群」這個概念,變成全球創業者的口頭禪。 當創業者、投資人、夢想家聚在一起開發公司及相互支持時,將帶來整個經濟體的活力和前進動能。暢銷作家兼創業家布萊德.費爾德與創業專家兼新創顧問伊恩.海瑟威共同推出《新創社群之道》一書。本書為思考新創社群及創業生態系統提供一套新架構。作者利用「複雜系統理論」來說明如何培養開放性、協作力、創意。這些都是無法掌控或設計的,但可以孕育出成功的企業家與蓬勃的社群。 任何投入創新事業的人都會在本書中找到無盡的靈感。不管你的角色是什麼,你都會找到投入新創社群的新方法,同時打造一個長期、健全的創業生態系統。 ◤本書闡述透過協作來創新的原則。你會學到如何——■在新創社群中提供及鼓勵長期投入的領導,淘汰由上而下的過時趨勢。■擁抱不可預測性、動態、多元性,以鼓勵新創社群盡可能廣泛地參與。■評估把各種衡量模型套用在你的創業情境中是否合適,了解創業生態系統發展的長期本質。■專注投入支持與協作,戒除無益的行為,在創業文化中培養積極投入的心態。 過去十年來,有一股順風推著創業者前進,當這股順風減緩或轉向時,創業者的熱情會跟著一起蒸發嗎?創業者隨時都有可能再創立新公司,但是當順風變成逆風時,新創社群的參與者還會繼續帶來資源及持久投入嗎? 儘管我們活在一個創業蓬勃發展的時代,但我們需要思考未來。當蓬勃的榮景趨緩時,創業生態會出現什麼變化?這本書提出一個架構來回答這些問題,它把新創社群視為複雜系統,只要給予適切的資源與支持,就能幫創業者成功及造福整個社會。 ◤台灣版特別收入「延伸閱讀/在地思考」,精彩節錄: 「新創能帶來整個經濟體的活力和前進動能,世界各國在網路浪潮下無不想方設法扶持新創,並期待培育出更多成功故事,台灣也不例外。這本書和大多數講創新創業方法的書不同,它比較不是從創業者出發講如何創業成功,而是這種從整個系統看新創生態和社群發展,並講解如何讓整體的新創社群從自己的地方特色持續茁壯。」——李偉俠|《創新產品鍊金術》作者;Termsoup共同創辦人。 「台灣政府習慣以科層組織的績效指標去衡量自己的工作成果,例如今年要幫助幾家新創募到資金、總募資金額要達到多少億元、幾年之內要有幾家獨角獸……導致政府由上到下,將帥、三軍俱揭累倒在地,所做的努力看起來仍是杯水車薪。其實,如果從質的角度出發,我們會發現,跟過去的台灣創業環境相比,現今的台灣社會對創業已經相當友善,即使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政府的努力早應該獲得肯定。從而,《新創社群之道》可以說是台灣政府的救贖,讓台灣政府得以從新創競賽的焦慮中被釋放出來。」——許杏宜|《你不該為創業受的苦!》作者;曾任台杉投資法務長 「優秀的台灣創業家們擁有與世界各地創業者一樣的特質:不停想著如何用創新的方式來解決所觀察到的問題、甚至用創新的方式來重新解決似乎已經被解決過的問題,而且不做不快。台灣新創圈的熱度與動能,似乎也沒有因為前段問題而完全踩煞車。到了二〇二一年,Appier、91App、Gogoro等公司的公開發行上市之路,也讓台灣新創圈知道,也許時間比想像中來得更久,也許要花費不少工夫,但是獨角獸等級的公司價值仍然是會在台灣發生的。」——傅元亨(Rich)|亞馬遜AWS台灣策略方案部門聯合創新中心與企業OpenInnovation專案經理


生態系統 AWS 創業 成功 新創 台積電 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