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

NT $620.00
NT $490.00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本書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書寫專案」補助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他們是底層勞動市場的人力,從農漁、營建、傳統3K產業到科技業,臺灣經濟成長的實績有許多來自他們的血汗與付出。他們為一個個家庭承擔長照與看護之責,若沒有他們作為補充人力,已是高齡化社會的臺灣將有許多地方難以運作。 當他們出現在公眾視野時,時常顯得扁平、晦暗,連結的意象往往也與剝削、勞動傷害甚或死亡有關……然而,真實的他們,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其實,選擇跨海工作就是面對未知,這些願意來臺工作的異鄉人,正是一群勇於擺脫既定生活、充滿冒險性格的人。當他們碰撞上充滿歧視的移工制度與僵固法律,有些不幸遭致碾壓,但也有許多人展現了高度能動性,在制度所不及之處,以各自的方法與想像,和臺灣這塊土地產生連結,建構起屬於他們自身的連帶、社群與地下社會。 從二〇一六到二〇二三年,從臺灣到越南,獨立記者簡永達持續跨國追蹤臺灣移工議題,除了描繪鮮活的移工故事、他們在工作中所面臨的困境與危機外,也深入制度面,討論職災補償機制與移工寶寶所觸及的人權議題。此外,本書更從國際政經結構出發,討論族裔經濟的興起、跨國遷移的仲介角色、國際搶工的趨勢以及國際品牌對於供應鏈勞權的關注,如何影響臺灣移工的處境,是近年來理解臺灣移工與勞動現場全面且重要的調查報導。 共同推薦 王美玉|監察委員 王錦華|《鏡週刊》人物組副總編輯阮文雄神父|越南移工及配偶辦公室主任何榮幸|《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吳靜如|臺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研究員唐福睿|作家、《八尺門的辯護人》導演廖雲章|獨立評論@天下頻道總監 蔡崇隆|《九槍》紀錄片導演 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顧玉玲|作家、社運工作者 (以上按姓氏筆畫排序)


勞動 法律 人力 報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