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教育

NT $350.00
NT $315.00


芬蘭X英美X日本X台灣課綱改革X程式教育X適性學習X實驗教育繼《翻轉教育》《翻轉教育2.0》後,另一橫跨國內外教育現場力作統一課程、進度、教科書,用考試分發淘汰「不良品」的教育生產線,已然落伍;人工智慧時代來臨,未來10年,70%的工作會消失。面對變動的明日,今日的教育體系,需要大膽想像,打破重建,給每個孩子學得會,學得好,用不同方式學習的機會。芬蘭每十年一次的課綱改革,如何著力於培養孩子面對未來的7種關鍵能力?這給107課綱即將上路的台灣,帶來哪些啟示?為什麼程式教育被形容為「新一代的讀寫能力」?美國如何讓兒童愛上寫程式、英國如何讓老師不怕教程式?程式教育能培養孩子哪7種能力?從中輟生到進入哈佛的教育學者,為何主張打破「平均的迷思」?主張「適性而教」的老師與學校,他們是怎麼想?如何做?107課綱不斷提到的核心素養、學習歷程檔案、校定必修選修,究竟是什麼?將會如何撼動目前高中現場?2014年底,台灣實驗教育三法通過,隔年就有19所新設立的公辦公營學校。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實驗教育學校與自學團體,背後代表了什麼意義?當OECD會員國,自2008年起的6年間早已進行了超過450次的教育改革,當執全球創意牛耳的史丹佛大學,已準備打破系所高牆,擘劃以能力為中心的學習基地,當教育大國,都在朝跨界多元、呵護異才的道路上邁進……我們不禁急切探問:如何鬆開僵固的學習步調與教學模式,讓適性揚才不再只是一句口號?本書特色勾勒近年先進國家重大教育趨勢,記錄台灣教育現場變化軌跡,從「課綱改革」到「實驗教育」,一次掌握未來五年的教育關鍵字。明日教育,應該是讓老師能夠適性而教,孩子得以適性而學,讓我們陪著孩子,預見明日課程,遇見明日學校。@了解重要學習趨勢浪潮:掌握世界所需人才的關鍵能力,了解為何OECD國家近6年共推動了450次以上的教改,以及芬蘭課綱、程式教育著眼培養孩子哪7種應對未來的能力。@深入探訪國外教育現場:從芬蘭、美國、英國、日本等教育改革,眺望世界最新教育發展,了解先進國家如何重新思考基礎教育。@聚焦國內教育現場變化:解析107課綱精神所欲培養的核心素養與能力,將如何改變高中教學現場;了解「台灣教育史上最大開放」的實驗教育三法,帶動了哪些改革與變化。@匯聚重要教育領袖觀點:哈佛教育學者陶德•羅斯(ToddRose);前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課綱主席哈梅琳(IrmeliHalinen);英國推動程式資訊教育非營利組織CAS創始成員湯姆•柯里克(TomCrick);美國最大公辦民營學校KIPP創辦人麥克•芬柏格(MikeFeinberg);均一教育平台創辦人方新舟、台灣華德福教育推手張純淑、偏鄉小校轉型先行者陳清圳、原民課程改革者伍麗華……關鍵字:課綱改革、程式與資訊教育、教育改革、實驗教育、適性學習


程式教育 程式 課程 學習 CAS 課綱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