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

NT $560.00
NT $442.00


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臺大校長遴選結果揭曉,卻因政治干預無法上任,引發一場臺灣政治、高教史上的劇烈風暴,堅守大學自治、學術自由是抵抗當權者唯一信仰! 二〇一八年臺大校長遴選因政治力介入,引發學界與政壇動盪不安,知名作家楊渡訪談事件中重要相關人士,記錄當年鮮為人知的關鍵內幕;事件主角——管中閔同時寫下十八篇心路歷程記事。 二〇一八年臺大校長遴選事件是臺灣高教史上空前的一場大風暴,幾乎摧毀了起步未久的大學自治。事件持續一年多,過程驚濤駭浪,凶險異常;事件主角,前臺大校長——管中閔身處風暴中心,遭受各種力量夾擊,身心飽受摧殘。最後雖然挺過這場風暴,但他不是勝利者,只是一位不願也不曾被擊倒的倖存者。 二〇一七年三月,原已通過續任投票的楊泮池校長突然於校務會議上表示任期屆滿後不再續任,臺大於是啟動新校長的遴選程序。管中閔在推薦截止前數日才被說服參與遴選,不料卻因此走入一場巨大的風暴。當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於二〇一八年一月五日宣布管中閔當選為新任校長後,許多或明或暗力量隨後分進合擊,媒體與網路出現大量對遴選委員會和管中閔的抹黑與攻擊,整個社會目睹了政治力肆無忌憚、無所不用其極地介入大學自治。當權者動員政治、媒體和網路的力量,試圖以謊言摧毀一個學者的人格與清白,也粗暴干涉一所頂尖大學的校長遴選結果,寧可讓其陷入沒有校長的長期空轉也在所不惜。 在《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中,作家楊渡多次訪談這起重大事件的相關人士,包含管中閔、臺大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陳維昭及其他委員、臺大自主聯盟的學者,以及曾參與的諸多老師、教職人員。從報導者的角度,作者以多重面向完整地記錄這場遴選事件的始末,揭開事件背後的關鍵內幕,以及當事人所承受的不為人知的攻擊與壓力。與此同時,事件主角——管中閔也提筆寫下當時的經歷與心情,以十八篇心情記事作為楊渡寫作內容的補充。 書寫,是記憶,也是反抗。這樣一場攸關大學自治和學術自由的歷史事件應該被記錄下來;事件當事人的陳述,也將成為這段歷史另一面向的記載。脊梁為挺立之本,《大學的脊梁:臺大校長遴選事件與管中閔心情記事》不只是一本報導文學之書、一本見證歷史之書,也是一本時代知識分子風骨的記憶之書。這本書是為彰顯自由民主精神的書寫,為臺灣知識分子堅強、柔韌、永不屈服的風骨,留下鮮活的見證。 好評推薦 「《大學的脊梁》是本痛定思痛之書,也是一種傷痕文學。但它的意義不應侷限為對某黨某派的控訴,而是提醒任何政權,任何為政者在權力與知識的場域上都可能面臨的考驗。身處其中的知識分子從教授到學生如何因應,尤為關鍵。」——王德威(台大校友,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C.Henderson講座教授)


記事


猜你喜歡


華盛頓
NT $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