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哪有只教你貪財:邊際效應×產業分工×附加價值×機會成本,十六位經濟學大師帶你瓦解僵局,沒有常識就等著任人宰割!

NT $390.00
NT $351.00


資本家沒說的事➠雇主和雇員之間,不應該是贈與和收受的關係?隱藏的荷包殺手➠以為不花錢就是累積財富,貨幣竟然逐漸貶值?外來商品的危機➠廉價勞動力壓低物價,也使當地產業岌岌可危?經濟學涵蓋範圍相當廣闊,生活樣樣都離不開它的掌控;如果對周遭經濟漠不關心,很可能落入陷阱而毫不自知。十六位經濟學大師開班授課,數學零基礎照樣一點即通!▎威廉‧配第談「利息」:為什麼銀行可以源源不絕地生錢?【透過定存生利息,相當於銀行先跟你「借」一筆】民眾與銀行是雙向互動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貸款業務,人民把錢存進銀行,銀行就有了放貸的「資本」,而貸款利息又遠高於存款利息,於是生出了更多的錢。(原本2.5%的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可能在5%以上!)【諾貝爾獎早就該破產,「複利」卻讓獎金永遠發不完】什麼是「72法則」,竟然完全逆轉了破產危機?透過72除以報酬率,估算出本金增減所需的時間,反映複利結果!(假如投入100萬元,年利率是10%,那麼,100萬元成長到200萬元,大約需要72÷10,也就是7.2年時間。)複利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除了本金,利息也能產生利息。▎亞當斯密談「分工」:如何最大化固定人力的工作效率?【不斷重複相同的作業,熟練度翻倍成長】 分工為什麼能增加生產效率?原因有以下三點:►工人因從事專業性更強的工作,其技巧也與日俱增;►一道工序轉移到另一道工序,通常會損失大量時間。有了分工,工人就可以保持效率,免除這種損失;►很多簡化工人工作量、縮減工人工作時間的機械發明,都只能在分工的基礎上實施。【中國製造的iPhone,還能算美國商品嗎?】在富士康工作的中國工人,獲得的薪資還不夠買二手iPhone;明明為蘋果生產鏈提供了最大的幫助,為何分不到一杯羹?◎蘋果產品的技術門檻很高蘋果獨特的指紋辨識和Home鍵,都是其他手機公司爭相模仿的技術。此外,蘋果的iOS系統、A10晶片、以及臉部辨識技術,都使蘋果手機在面對消費者時更具競爭力。◎蘋果是享譽世界的品牌提到蘋果的產品,就意味著高品質、售後服務好、有品味……在眾多消費者的追捧下,蘋果不可能降低價格。▎馬爾薩斯談「人口」: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怎麼保持平衡?【人口爆炸性增加,國家陷入戰亂的惡性循環】綜觀歷史,一個王朝由盛轉衰似乎是無法避免的命運,越來越多的人口,越來越少的資源,越來越重的賦稅,這一切都是因為落入了「馬爾薩斯陷阱」!人口成長抵銷任何高於最低水準的人均收入成長,導致人均收入回到原本的最低水準,造成該地區經濟發展落後。開發中國家如何走出這樣的困局,兼顧人口與資源的平衡?【經濟越是發達繁榮,人口卻呈現負成長】人民生活水準高的國家,為何生育率反而越來越低?►歐洲社會福利制度完善,所以不需要「養兒防老」。相反的,養育孩子成本太高,又很耗費精力,所以生育與否全憑自己的喜好。►由於歐洲經濟發達,機械生產早已代替了人力工作,所以歐洲生產效率高,所需要的勞動力也比較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歐洲都沒有依靠生育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的動力。本書特色本書虛擬了16堂經濟學大師之課,集結古今中外名人的思想精華,從16個面向解析相關理論。在授課過程中,作者巧妙安排讀者與大師進行互動交流,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經濟學,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學會以經濟學眼光看問題、學習經濟學知識並運用於生活。


銀行 利息 複利 經濟 產業 蘋果 IOS HOME 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