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智慧名言故事

NT $ 240
NT $ 216


《孫子兵法》是兵家一部經典性的理論著作,千百年來一直享有極高的聲譽,對我國的傳統兵學及世界兵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孫子兵法》是春秋末年齊國的孫武所著。孫武字長卿,世人尊稱孫子,是齊國的貴族陳氏後裔。其祖陳書(田完的四世孫),因伐莒有功,被齊景公賜姓孫氏,食采邑於樂安。孫書生子馮,馮生武。後因齊國內亂,孫武來到了吳國。當時,吳國正與楚國爭霸,伍子胥把孫武推薦給了吳王闔閭,孫子向吳王獻上兵法十三篇,吳王大加稱讚,並且要求馬上當面實踐一下。於是孫武就以宮女為演練隊伍,並且以吳王的兩名寵姬為隊長,各領一隊,操練起來。孫武首先告訴她們如何前後進退左右旋轉的步伐,並要求她們聽鼓聲動作。可是,一通鼓聲過後,宮女們前仰後倒,嬉笑不止。孫武遂再次申明動作及紀律,並且親自擊鼓,宮女們依然嬉笑不止。孫武大怒,命令軍法官執行軍法說:軍令不明是將領的過錯,軍令已經多次申明而士卒不用命,則是軍士的過錯。於是,他下令斬殺兩名隊長嚴明軍令。吳王見孫武要斬殺自己的寵姬,忙派人來制止。孫武卻說:受命為將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說完,就斬了那兩名寵姬。宮女們人人驚懼,再次演練,都寂然無聲,全部按號令行動,再也沒有違規犯紀的了。孫武的事蹟在《春秋》的經傳中沒有任何記載,只見於《史記》和《吳越春秋》,而《史記》又有齊國孫臏的記載,《漢書.藝文志》所記載的《孫臏兵法》後世又失傳,因此,後人對孫武其人和《孫子兵法》的真實性有所懷疑,認為傳世的《孫子兵法》即《孫臏兵法》。一九七二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同時出土了《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其中《孫子兵法》的殘篇《吳問》記載了孫武和吳王的對話,證明了孫武的事蹟和傳世的《孫子兵法》都是真實的,近千年的疑案終於揭開,不能不說是中國學術界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兵學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孫子兵法》是我國存世的第一部兵書,它總結了春秋及以前歷代的軍事思想。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也是政治爭鬥的最後解決方式。對此,孫子有著清醒的認知。戰爭必須以國內政治為基礎,「道」即政治的意義多次被孫子關注,提出應「修道而保法」。他更將道列為「五事」、「七計」之首。相對於對政治的關注,更為精彩的是孫子戰爭規律、謀略原則、具體戰法的總結和創新。春秋時代頻繁的戰爭使孫武意識到:戰爭是不可避免的,對待戰爭一定要認真、慎重,因此他說:「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無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孫子兵法.九變篇》,下引僅注篇名)嚴酷的戰爭是關係到國家存亡、人民生死的大事,必須慎重對待。「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計篇》)在「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火攻篇》)的嚴峻而冷酷的現實面前,孫子以高度理性的態度看待戰爭,反對以任何感情上的衝動和任何觀念上的鬼神「天意」,來替代或影響理智的判斷和謀劃,而一切的軍事行動必須以現實利害為基礎和重點。「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火攻篇》)「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用間篇》)因此,為了在戰爭中能夠生存下去,孫子便要求「先計而後戰」,注重廟算。所謂廟算,就是戰前所進行的謀劃和預測。孫子從戰爭的角度大張旗鼓地提出:「兵者,詭道也。」「兵以詐立。」正因為兵家追求的是勝利,所以兵家的立足點就是廟算詭道。詭道的策劃在此有了極為現實的意義。它是基於對現象的觀察,天時(氣候的種種變化)、地利(地形的險易、高下、遠近、河流、山川等)、人事(包括將領、法令、政治、士卒、軍需等)等等現象都是兵家必須仔細觀察的。不僅如此,還要知彼知己:「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謀攻篇》)「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擊,勝之半也;知敵之可擊,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戰,勝之半也。」(《地形篇》)戰爭中具體情況千變萬化,不僅忌諱紙上空談,也忌諱按既定方針的刻板教條,因敵、因地、因時靈活用兵才是兵家制勝的法寶。所以,「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虛實篇》)由於《孫子兵法》一書具有高度的理論性,它對一些戰爭規律的總結具有高度的濃縮性質,就連其中對於一些特殊條件下的具體戰法等等,也同樣僅僅是片言隻語的指導性話語。因此,在《孫子兵法》一書中幾乎沒有可以選取的故事。但是《孫子兵法》的精神,乃至它的具體用兵原則,千百年來卻一直輝耀於歷史的長河中。中國是一個戰爭頻繁的國度,本書中所選的故事幾乎都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例。至於所選恰當與否,就有待讀者諸君的評判了。


故事 孫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