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故意與眾不同:我的衝浪人生

NT $580.00
NT $522.00


2016年普立茲自傳獎歐巴馬總統2016年推薦書單《時代雜誌》(TIME)2015年十大非小說《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Weekly),最佳夏季書籍亞馬遜書店衝浪類#1探險類#6推薦吳懷晨──作家李明璁──社會學家李李仁──演員陳思宏──作家番紅花──作家鈕臻琳──衝浪選手詹偉雄──文化社會學研究者楊富閔──小說家劉崇鳳──作家鍾怡雯──作家 對海浪執迷,容易讓人放棄所有。然而,這是我想要的嗎?衝浪乍看之下僅是一門運動,事實上還有其他意涵:它是美妙的沉溺,困難的學問,有違善良風俗的嗜好,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故事從1960年代社會開始翻天覆地轉變,小菲尼根慘淡的轉學生活說起:中學時,他隨父母移居夏威夷,脫離洛杉磯郊區井然有序的白人世界,迎來種族衝擊,校內霸凌頻仍,幸好10歲時迷上的衝浪拯救了他。火奴魯魯夢幻般的衝浪聖地成為精神上的避難所,更結交了同樣愛好衝浪的朋友,維持長年的友誼。完成學業後,他與好友展開全球尋浪之旅,足跡遍及南太平洋、澳洲、亞洲與非洲。他細細描述著名大浪的細微複雜,以及面對恐懼、學習駕馭巨浪的過程,語帶幽默地回顧瘋狂年少歲月。同時藉由深入當地生活與大量閱讀,反思生命的理想與意義。他最終決定返回美國,獻身新聞報導工作,探討種族、戰爭、政治、貧困、毒品、土地意識、文化認同等尖銳深刻的議題,獲得無數新聞獎項。 衝浪自始至終都是本書的核心,不僅是心靈的寄託,更是他終生探問自身極限和生命理想的兩面刃。 眾聲喧嘩,對於「我是誰」「要往何處」「能成就什麼」三大人生課題,菲尼根最終找到與之對話的自處之道。 「你能用多少種方式描述波浪?你永遠不會厭倦菲尼根這麼做。」  《時代雜誌》 「就像強大、玻璃般的浪潮,關於衝浪的好書很少見。菲尼根是令人愉快的說故事者,帶著讀者經歷一段充滿挑戰的旅程。」  《出版者周刊》  「優雅的文字結構。這是令人難忘的冒險,一部知識分子自傳,講述對愛情、友誼和家庭的不安,探索的冥想......」  《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 「菲尼根為衝浪者寫了這本書,但在更基礎的層面上,本書提供了清晰的美國少年時代願景。」  《紐約時報雜誌》(TheNewYorkTimesMagazine) 「菲尼根一輩子演繹了追逐海浪的遁世者、厭世者與入世者。他活出道地的浪人魂,讓我們第一手感受到浪跡天涯的風土閱歷。身為海島的子民,開卷那刻就愛得難以釋手。」  吳懷晨(浪人、詩人) 「這是一本述說『人生可能性』的傳記,當身體感官(取代理性)接管了對世界的理解,宇宙豁然開朗、天空一片澄明,我可以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詹偉雄(文化社會學研究者) 「我從未想過衝浪能切入種族與政治。但自己也曾從高山湖泊中照見家與國。那一道空心管浪裡優雅穿越、平穩滑行的每個瞬間;或被大浪擊爆,危在旦夕的悲慘時刻,都成為了這世界的當下。」  劉崇鳳(作家) 「小浪衝濺童年暴力,大浪席捲迂迴人生,讀著讀著,聞到沿海腥味,浪撞進眼眶,鹹鹹酸楚,似有甜度,讓我也想丟下這百無聊賴的人生,去海邊,去冒險,去衝浪,任渺小的自己捲進浩大的時代洪流。」  陳思宏(作家) 「這樣的美好在我行進的人生中也正深切感受著,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看完會讓你更接近衝浪的內在世界。」  鈕臻琳(衝浪選手)


時代雜誌 衝浪 周刊 推薦書 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