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舊時代與新思想的衝突,理想在現實前垂死掙扎

NT $320.00
NT $288.00


「我不想做皇帝,我只願做一個永遠的真正的平民。」曾經的目光如炬,曾經的滿懷希望,事業與愛情的兩難,不得不向現實妥協的無奈,波譎雲詭的時代裡,內心的熾火在暴風中搖擺不定——電影《早春二月》原著小說,文革禁忌議題,而今轟動呈現!農曆二月,寒梅花開,落雪時節,芙蓉鎮迎來滿懷愁緒的青年教師。蕭澗秋──人如其名,流淌著滿滿秋意的有志青年。身懷悲慘家事,幼年沒了父母,浮萍無根,到處遊歷,最後落腳芙蓉小鎮。「我自己始終了解,我是喜歡長陰的秋雲裡,飄落的黃葉的一個人。」這樣飄落的青年,卻胸懷仁慈。二十世紀初,中國內亂,革命四起,蕭澗秋欲照料在戰中死去同學的遺孀──文嫂和小妹妹採蓮。他以一己之力擔起養家重任,供給文嫂一家生活,並負責採蓮的教育。採蓮,這個七歲的小妹妹,初見時握著橘子的模樣,那抹紅印在他心上,從此青年便深深愛上這個小女孩。「你只可否認家庭,你不能否認愛情。除了愛情,人生還有什麼呢?」一場陶家晚宴,秋天的風遇到春天的霧,蕭澗秋遇到了此生交織糾纏的女子──陶嵐。三年前杭州的邂逅,結下一面之緣,一個明媚如春,心切求學;一個愁眉如秋,誠心授學;一下午的彈琴奏曲,一首〈青春不再來〉,竟叫這位冷傲、不為情所擾的女子,在悠揚琴律震動下,敲出心弦上綿綿情絲──二十封情書紛紛飛來,落到這位孤寂青年的心扉上。兩人談學,談曲,談人生哲理;兩人懷抱同樣的仁慈,一同照料文嫂一家;兩人同是學校老師,同是朋友,同是戰友,也同是手足。如此扶持作伴,本該蔚為佳話的一段情,卻不知背後陰謀蟄伏,山雨欲來,風吹草驚……某天,芙蓉鎮傳來一首打油詩──芙蓉芙蓉二月開,一個教師外鄉來。兩眼炯炯如鷹目,內有一副好心裁。左手抱著小寡婦,右手還想折我梅!此人若不驅逐了,吾鄉風化安在哉。鎮上謠言四起,圍困這位仁慈的青年教師,一邊是一生志業,一邊是孤苦的文嫂一家,敵人在暗處襲擊,蕭澗秋在明處掙扎,還沒想到如何令輿論不攻自破,文嫂幼子又傳來噩耗……二月乍暖還寒,芙蓉鎮上人情亦暖亦寒,有志之士高談政治理想,教育家在戰亂中作育英才,還有陶家那位懷抱愛的女子,還有蕭家那位行善的教師,不同思想,不同動機,卻同是心中熠熠燃燒,在困苦人間,追求至情至善的一顆心。


青年 芙蓉 愛情 芙蓉鎮 青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