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380.00
NT $300.00


《膜》,紀大偉復刻版,暫時停止呼吸,叫文明也屏息!從科幻小說墜入女女/男男/酷兒書寫深淵人機合體的毛細孔全部張開後人類主義也汗流浹背後後眾神世界豎起情慾天堂同性戀異性戀雙性戀多性戀早已鬆綁21世紀愛情預言一一成真華麗的20世紀末台灣,台灣文學史上重要的小說家名字,紀大偉,老字號酷兒小說家,發表與出版《戀物癖》與《膜》後,轟動華人世界,一片譁然。無論數位或電子,光碟或USB,21世紀台灣,本書的書衣「雙封面設計」中短篇小說集《膜》+短篇小說集《戀物癖》+第17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首獎作品〈膜〉+第21屆聯合報文學獎極短篇第一名〈早餐〉+網頁小說〈去年在馬倫巴〉我們讓它重生,給它全新的面貌!撕去衣冠或許顯現赤體,剝開肉身卻未必可以發現靈魂──所能觸及的,只是一層無窮延異的膜。「我的身體誰決定?」在愛滋不再是問題、性不再爭議的新世紀,光碟書取代印刷品的年代,這個謎題仍在網路中蔓延,在生化人種的身軀裡進行永不妥協的爭辯,為身體與愛情進行無止息的戰鬥。本書第一部酷兒科幻小說〈膜〉是紀大偉首度書寫女女科幻小說,從中可窺見性別與性別相濡以沫,文本和文本的愛慾疊合。第二部「戀物癖」繼續挑戰性別(gender)與性意識(sexuality)的既有思考模式,直截了當地呈現台灣某個時代切面,都會的現實情境,以及困窘的日常生活風景,一方面國家機器正在緩慢變革,另一方面,台灣經濟與文化上的「全球化」正在加緊腳步。小說中的性角色存活於軍事、教育、醫藥、家庭等等制度之下,同時也在頗具當代特色的諸多空間出現,像是二十四小時超商、捷運、三溫暖。同時透過「戀物癖」的運作,平凡事物也可以從其中「不當的」慾望獲得力量,包括牙齒、毛髮、高跟鞋、肚臍、美國的城市等物件。第三部〈早餐〉曾榮獲第17屆聯合報文學獎中篇小說首獎,一個中年男性的情慾外遇,要以食物具體回饋寂寞的妻兒。第四部〈去年在馬倫巴──模擬網頁小說〉傳達了紀大偉在議題之外,展現「說一個好故事」的企圖。紀大偉的作品早已超越人們習以為常的同性戀或異性戀之二元邏輯,其在小說領域開展的光譜,是台灣新世代作家裡極為殊異且絢麗的風景。


早餐 女女 光碟 愛情 酷兒 科幻小說 聯合報 文學 短篇小說 重生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