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你喜歡一幅畫的理由:美學欣賞第一課:遇見達文西、林布蘭、畢卡索、普普藝術時,如何「說」才能以知性表達感性

NT $599.00
NT $473.00


★英國BBC藝術總編、倫敦泰特美術館前媒體總監威爾.岡波茲推薦! ◎畢卡索的畫好抽象?其實,「那是一種透視法,傳達野性的力量」。◎林布蘭作品都暗暗的?「他是光線之王,瞇眼,反而會看到重點」。◎歐巴馬當年的競選海報竟被永久珍藏?「因為這畫讓人民看到〈希望〉」。 走入美術館,你會怎麼形容看得懂或看不懂的作品?「梵谷的〈星夜〉怎麼跟我看到的星星不一樣?」、「達文西畫中的蒙娜麗莎,笑得好詭異?」、「明明就是罐頭,這也叫藝術?」畢卡索的作品〈三個音樂家〉,很疑惑:「這是在畫啥?」 除了用好美、好醜、好像、好震撼……情緒性的主觀判斷,如何說出喜歡或不喜歡一幅畫的理由,才能彰顯自己的獨特品味? 本書作者珍妮塔是紐約佩斯大學藝術歷史系名譽教授,她最受學生歡迎的一堂課就是「如何欣賞藝術,用你自己的話」。 書中超過100幅作品,從顏色、線條、光線、質地、空間等角度,提供讀者一套參照標準,理解自己為什麼喜歡(或不喜歡)某件作品。 ◎藝術家用線條、質地、光線「說畫」,你看懂多少? ‧就算是簡單線條,也在傳遞煩躁、冷靜或悲傷的情緒。文藝復興時期作品〈維納斯的誕生〉、描述印地安人打獵的〈狩獵警戒〉,兩幅畫作中的流動線條和虛線,都在引導觀看者的視線。 法國畫家普桑作品〈臺階上的聖家〉,畫中也有線,為何我們看不見? ‧藝術家最愛利用質地,玩弄你的錯覺古希臘雕塑家最厲害,明明是用冰冷的大理石雕刻出的石像,卻讓你產生這好像活人,有柔軟溫熱的血肉。 目前收藏在羅馬梵蒂岡博物館的〈阿芙蘿黛蒂〉女性雕像,就是利用質地創造錯覺的經典。  ‧光線,就像舞臺劇,最重要的角色就會打光:荷蘭畫家林布蘭作品〈基督落架圖〉、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的〈盧昂主教堂〉,都是操弄光線的高手,利用明暗差別創造情緒張力。 ◎遇見大師作品,你如何說出喜歡一幅畫的理由? ‧達文西,就是文藝復興〈蒙娜麗莎〉笑得很詭異?作者分析,為何這幅畫可以這麼有名。 ‧梵谷最著名的畫,創作於精神病院風景畫看起來都很寧靜?〈星夜〉是藝術史上情緒最激烈的亂流作品! ‧畢卡索改變畫風的頻率,和換情人一樣快扭曲、破碎、拼貼,畢卡索一生都在找嶄新的創作方法,作品的多產,跟他的愛情一樣(共有兩任妻子、五個以上情人)。 ‧普普藝術之王安迪.沃荷,罐頭也能變藝術最有名作品〈金寶湯〉、〈瑪麗蓮雙聯畫〉,這也是藝術?他是第一位,把神聖性與世俗性結合在一起的商業藝術大師。 遇見達文西、林布蘭、畢卡索、梵谷、普普藝術作品時,如何「說」一幅畫,能使你顯現知性與品味?本書是你的美學欣賞第一課。 好評推薦 詩人導演/盧建彰藝術開開門.高素寬的藝術生活/高素寬


藝術 遇見 達文西 金寶 BBC 畢卡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