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農理想國:台灣新農先行者的進擊之路

NT $400.00
NT $316.00


★台灣返鄉從農領頭羊20年實戰全紀錄:穀東俱樂部成立至今近二十年,本書第一手全程記錄兩位作者相繼從農,歷經困境、抉擇、調整的點滴過程。★反映農村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契機轉變:半農半X生活者的進入,促進台灣農村自工業化走向服務業化的進程發展,是歷史變局,亦是嶄新可能。★勾勒網路時代斜槓農夫的理想國藍圖:田地媒合機制與新農育成平台等的提出,如何成為網路時代新農夫實踐夢想田園生活的選項與路徑。 ◢從穀東俱樂部啟程,走出台灣農村新路徑◣2000年,賴青松偕妻女回到宜蘭員山深溝村,一邊耕田種菜,一邊從事翻譯工作,踏出實踐理想人生的第一步。2004年,他結束日本岡山大學碩士課程,回到台灣,在宜蘭農村成立「穀東俱樂部」,就此展開「高調」的務農人生。賴青松不但為自己尋得安身立命之道,也藉此實現了「讓都市人也可以吃到自己種的米」、「志願農民運動」等理念,並積極對外倡議。賴青松與穀東俱樂部掀起了台灣返鄉從農的時代浪潮,成為友善農業的先驅,並讓後繼者看到各種可能性。 ◢實踐半農半X,第一個新農育成平台誕生◣為永續經營,賴青松持續號召歸農人力,接觸農村潛在資源,並積極建立在地人際網絡。2012年政府啟動休耕田地活化政策,賴青松因此得以成為老農託付代管田地的對象。他將目光聚焦在嚮往農村生活的都市人,即半農半X生活者。當時,從事農村規劃工作的楊文全,與深溝夥伴成立「倆佰甲」,匯聚一群小農共同參與第一年耕作計畫。倆佰甲就此成為新農育成平台、傳統老農地主與新農社群間的中介者,除了媒合代管農地,尋求空間房舍,更提供農耕技術的支援,滿足陪伴的需求。許多歸農者因此走進深溝村,開展出新產銷模式。 ◢打造開放社群,展現多元社會創新◣半農半X生活者大多懷抱強烈的性格與理念,因此深溝新農借助網路時代的開放社群概念,彼此之間不形成共識,不統整腳步,如此自由開放氛圍,尤其吸引更多新世代農夫。他們大多具備個人專長,各自種田賣米,彼此間激發創意,造就深溝村百花齊放的新氣象。例如:展開農田裡的科學計畫、舉辦公車小旅行、成立廣播節目、開放農業實驗基地等。街區更陸續出現著名的小間書菜、貓小姐食堂、美虹廚房、一簞食素食餐廳,以及「月光莊‧宜蘭」民宿等。2019年,以盈利為基礎、孕育商業模式的「慢島生活公司」成立。慢島生活透過專案方式營運,新農育成平台則轉型成「慢島學堂」,結合田地實作與室內課程,接續協助新農踏出從農的第一步。 ◢為嚮往農村生活者闢一條路◣本書從穀東俱樂部,到倆佰甲,再到慢島生活,記述一路以來,以半農半X為主軸,貫穿二十年的深溝村新農社群生活演變脈絡。作為先行者,賴青松與楊文全不斷披荊斬棘,持續解決困境,點滴經驗累積,足以作為意欲實踐生活理想者的重要參考。他們更示範了在農村服務業化時代,如何透過網路與平台,協助新農順利進入農村,實踐個人理念;進而打造出一個虛實整合的新農村社群,因應台灣農村世代交替的困境,迎向農村的復興。


育成 俱樂部 平台 田地 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