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當你也在意我時,你才會被我的情緒寄生。人的心中彷彿一直有一片荒蕪的夜地,留給那個幽暗又寂寞的自我。──佛洛伊德──我們生來都是孤獨的人,為了抵抗這個孤獨,有些人選擇否認,有些人選擇寄生,有些人反覆地壓抑自己,有些人不知不覺地傷害別人;我們時而活在過去的幻想,時而活在未來渺茫的渴望,為了被聽見而武裝,為了被照顧而自傷,如此矛盾又糾結的執迷,其實只是想要在種種的防衛當中,找到一點點的喘息。有時我們將情緒附著在自己心上,有時又將情緒放在了別人身上。情緒仿如寄生蟲般,微小、卻真實存在,吸取著宿主的養分,逐漸壯大。其實每個情緒、每個行為背後,都有獨特的意義,連結自己內心專屬的故事情節。唯有透過內在自我覺察與外在相互理解的可能性,才能在明知情緒存在的狀態下,還能做出貼近自己內心的選擇。四大主軸:☆情緒,我們解讀世界的方法(情緒投射的特性)☆情緒,在人我之間(情緒如何影響人我之間)☆情緒,一個好不容易生存下來的我自己(情緒如何在自我身上運作)☆情緒,持續感受並在它裡面活著(超越情緒的方法)透過34則作者深層的自我揭露與臨床案例,剖析34種「情緒寄生」的效應,只有勇敢地把這些寄生情緒從你心裡剪掉,你的內在才會讓出空間,接受生命中新的美好!本書特色‧更貼近華人文化的,或許不是「情緒勒索」這個名詞,而是「情緒寄生」的現象──勒索是有意識的、一種帶有權力的逼迫;而寄生是無意識的,因為那些會將情緒投到別人身上的,往往不是真正有權力的強者,而是曾經也受壓迫的弱者。‧以「精神分析心理學」為核心──作者以15年鑽研精神分析累積的心得,融合前人的理論、近代的研究,以及自己的臨床工作經驗,融會為34個情緒「效應」,含括的理論有:佛洛伊德(投射、心理防衛、壓抑、合理化作用、伊底帕斯情結)、克萊恩(心理定格、心理分裂)、拉岡(鏡像階段)、溫尼考特(無情的愛、不表達的表達、真我退化、呼喊理論)、哈特曼(分化能力)、瓊斯(強迫性重複)、沙利文(共同生存原理)、寇哈特(自戀)、羅吉斯(現象學),以及認知發展學派皮亞傑(自我中心)、阿德勒(自卑)、完形心理學(未竟事務理論)等。‧收錄實用又有趣的原則──如「當你成為情緒寄生的宿主,8個你應該知道的事?」、「親密關係中最決絕的8句話?」、「面對父母,8件不要做的事?」、「重建安全感,可以做的8件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