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第一位榮格心理分析師,傾聽夢、追尋夢、解析夢、實踐夢的旅程我從一九八二年開始記錄自己的夢,曾有好心的朋友勸我不要太沉迷於夢境,我用歌德《浮士德》中的話作答:「我一無所有但萬事俱足,我向夢境追尋也向現實邁進。」十年後我獲得博士學位,也從夢的體驗中進入了個人的心理分析。再過十年,我已獲得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和國際沙盤遊戲治療學會(ISST)心理分析師的資格,而我的夢,則一直伴隨著我,並且逐漸轉化為生活的意義。本書從一九八八年的〈夢在泰山〉開始,寫至二○○九年的〈三川行之蓮花心〉,以四個大夢為主要線索,所反映的正是我這二十多年的生活主題。我帶著頭上與腳下的傷痕,成長中的抑鬱和悲傷,一路從泰山走來;遠渡重洋,經過孤獨與沉思,走過寓意自性的森林,卸掉臉上鐵似的面具,始獲得莊子〈心齋〉的體驗;在蜜蜂的相伴和引導下,傷我的鐵釘逐漸轉化,化作觸摸榮格心理分析的鑰匙;於是,我見到了我夢中的老師,引導我走進中國文化心理學,進入我們文化的心靈境界。有了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的基礎,我始能有機會打開塵封已久的夢的日記。這些夢是有生命的,具有心靈的真實性和自主性。或許,心理分析的意義,也正體現於此。我的夢,也在實現其自身。——申荷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