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心去愛,必然經歷悲傷:你不必故作堅強,也可以盡情哭泣;被痛苦撐開的心,能裝進更多的愛。

NT $ 380
NT $ 342


──沒有一顆心比破碎的心更完整──我們都曾經歷失落、承受痛苦而也正是這些生命中難以承受的別離幫助我們從自滿的沉睡中覺醒教會我們用「愛」與悲慟同在──我們的心會成長,生命更能活出意義 一本告訴你轉化悲慟,成為慈愛之光的指引書!從悲慟的黑暗中,轉化、蛻變,進而成為慈愛的化身,回應生離死別背後,那不死意義的召喚。──釋自鼐法師/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悲慟造訪所有人的生命,無一豁免;然而「悲慟」的使命任務並不只是帶來眼淚與哀傷──若我們能如實經驗悲慟、對它敞開尊重的空間,而非一味逃離或恐懼──當我們願意與悲慟同在,視之為完整生命的不可或缺時,它會給我們正向積極的力量,幫助我們打開心門,用「愛」與「慈悲」連結人我之間。本書作者喬安‧凱恰托蕊博士是位悲慟情緒的教育者與研究者,也是一位禪師,更是全美首屈一指的諮商師。她伴隨許多人走過愛、失去與悲傷道路上的起伏。在書中她描述二十幾年來曾經陪同與支持的個人、家庭以及團體,也包括了她自己的悲慟經驗──透過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以及那些「遭逢哀慟、面對悲傷、接受失去」的心路歷程,帶著我們去同理與陪伴人們及自己,渡過生命中每一個最難熬的時光。▎美國AMAZON讀者、Goodreads書評網站▎國內專家學者專文力薦許瑞云/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釋自鼐/台灣佛教僧伽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衷心推薦‧感動盛讚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孫宗民/龍巖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中華一世協會理事長鄧明宇/諮商心理學博士、仁德醫專輔導中心主任蔡仲庭/中華一世協會死亡體驗講師本書是我讀過在面對悲慟時最好的書。幫助讀者感受到每個悲傷背後那不同形式但深深的愛。──孫宗民/龍巖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總監、中華一世協會理事長愛有多深,悲慟就有多大,但生命總有同樣源自「愛」的能量,在悲慟時出現撫慰傷痛。書中每個故事都展現著因悲慟而出現的愛,撫慰每個閱讀的心。──蔡仲庭/中華一世協會死亡體驗講師這本日記式的生命之書,無疑帶給喪親者和實務工作者更大的勇氣,從「說」和「聽」失落故事的陪伴裡,看到悲中即有愛的道理。──鄧明宇/諮商心理學博士、仁德醫專輔導中心主任關於面對悲慟過程,我所讀過的最佳著作莫過此書!讀來既令人感到揪心,同時備受鼓舞。──依拉‧以瑟瑞(IraIsrael)/赫芬頓郵報本書看待悲慟的角度既非老生常談,也無陳腔濫調,提供如實透過悲慟成長的方法。這個方法並非超越悲慟,而是比較接近靈魂經歷化作春泥又重生的循環。某些人覺得失落彷彿斬斷他們與人性和生命循環過程的連結,但本書提供了希望。在這個花園之中,每個人都有修復與重生的機會。──道格‧柏閔納(DougBremner)/醫學博士,埃默里大學精神科教授,著有《下金蛋的鵝》(TheGooseThatLaidtheGoldenEgg,二0一一年)這不只是一本書,更是一份經驗。書中許多情緒煎熬的例子,保證引發讀者暗藏的淚水,本書描述強烈悲慟難以言喻的深奧及迷宮般的本質令人讀來耳目一新,收穫良多。──傑洛米‧維菲德(JeromeWakefield)/社會工作學博士,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著有《我的悲傷不是病》(TheLossofSadness,左岸文化,二0一七年)凱恰托蕊博士的著作充滿力量,帶著誠實與勇敢檢視人類共有的經驗,引導悲慟者重拾悲慟,重新看待這個正常而神聖的過程,當悲慟者能堅持自己定義這個過程的時候,也能邁向療癒。──瑪麗‧妮爾‧維坦(MaryNealVieten)/博士,美國專業心理學委員會(ABPP),戰地英雄前進非營利基金會(WarfighterAdvance)執行董事


博士 故事 諮商 中華 心理學 重生 AMAZ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