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治療是處理兒童問題時最常被到的技巧,作者向世界各地的遊戲治療者蒐集各種不同的結構式遊戲,使用的器材多半是不昂貴、可以就地取材且實用的東西。這本書一共有101種遊戲,分為八種類型,分別是:想像、說故事、藝術、遊戲、玩偶、玩具與物件、團體遊戲和其他治療技巧。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治療師發揮了充分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想出了各種不同的點子,利用各種不同的媒材,想出讓每一個適應不良的孩子能夠面對自己、接受自己的方法。 不只是專業的兒童問題工作者,甚至家長及學校教師在處理一般孩童的問題時,都能利用書中的一些技巧,例如:用卡片說故事、畫圖、說出惡夢、玩捉迷藏遊戲等、玩偶劇等,引導孩童說出內心真正的感覺,在每一則遊戲治療技巧後,都有指導性的規則說明、及注意事項。其實對於親子關係良好,沒有什麼問題的家庭而言,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其中的一些技巧,甚至可增加親子之間的互動及親密感。佳文精選:「假裝我會」 有時候當你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我不記得何時開始利用這一個治療技巧來幫孩子建立信心,但是當你在試著幫助小學階段的孩子時,你常常會將所有的方法都用上。 一個小學老師一天會有多少次被孩子問:「你可以幫我綁鞋帶嗎?」我見過許多老師並沒有多說什麼就蹲下來幫孩子綁鞋帶,我了解這裡面是有給予孩子安全感的成份存在,然而我們常常忽略了給孩子一個學習技巧,讓他們建立自我負責以及自尊心的機會。 當我的女兒在幼稚園就讀的時候,我曾經當過一陣子的義工老師,讓我負責教導園中的孩子如何綁鞋帶,現在想像一下那些排著隊要你幫忙綁鞋帶的孩子的臉吧! 孩子需要一個能夠運用自己的能力發展自信心的機會,在《如何在放縱自我的世界教養孩子獨立》這本書中,作者寫到關於讓孩子擁有獨立能力的重要性──一個被大眾所信任的觀點,是好的父母和老師必須把事情完整詳細的解釋給孩子一起工作,幫助他們找出自己有用的解釋。 當一個孩子了解自己對於某種技巧已經有某種程度的了解時,就算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他們依然會努力的想完成它,並且會嘗試一些在他們心中認為「非自己能力所能達到的技巧。(摘自本書第4-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