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儒講「以經解經」,先師早期講學也說「以經解經」,後來參考溥心畬講《四書》,有「引經解經」之說,先師也曾經講「倚經解經」,「倚」字源於古人的「倚聲填詞」,解經如填曲目。最後參考《禮記.學記》的「博依」(原文是「不學博依、不能安《詩》」)、《論語》的「依於仁」,而講「依經解經」。《毓氏易》分上下篇。上篇《略說毓氏易》,下篇《依毓氏易講乾坤》。書名逕作《依毓氏易講乾坤》。用了「依」字,說明書中所言之《易》,非全是先師所言實錄,有我個人一些淺見;先師之《易》,要看學長的筆記,我是依《毓氏易》撰寫「乾」、「坤」兩掛。我還要說明的是,我雖然力求寫出原汁原味的《毓氏易》,但可能有些想法、說法、講法,仍有個人的不精準體悟;這部書較大的缺失是講「乾卦」,的比例大於「坤卦」近半,這雖然受限「乾卦」《文言》本來就多於「坤卦」《文言》的影響,而自己又不敢作太多個人主觀詮釋所致。先師講《易》超過十次,每次都有一新耳目的詮釋,我在章節前所記的簡要《毓氏易》,如「乾卦」《文言》四書六爻,每一說都有不同的講法,我作了選擇。限於個人資質差遜先師太遠,精準解讀《毓氏易》有難度,若能「不違」,於願已足。感謝吳榮彬學長在我寫作期間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