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集註(木刻珍藏版)

NT $500.00
NT $450.00


《金剛經》,是佛經中流行最廣的一部,也是禪宗藉以弘揚的主要經典。禪宗自梁代南天竺菩提達磨在嵩山少林寺開創,始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經》為印證,傳法慧可、僧璨,至隋唐之交,四祖道信參以般若法門。已稍變其體。繼而五祖弘忍聚徒授課,逕以《金剛經》為主,常勸僧俗持誦。唐咸亨年,惠能(公元六三八~七一三年)因鬻柴棄學。不識一字,由聞誦《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豁然感悟,遠投弘忍門下,作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直揭心性,見地超羣,得弘忍賞識,傳授法衣,後遂為禪宗「六祖」。惠能更推重《金剛經》,提倡頓悟,不專坐禪,順應了當時特定條件的社會需要。禪宗因之弘大熾盛,對以後的社會思想――特別是宋明理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故凡考察中國社會――尤其唐宋以降思想文化的源流遞嬗,不能不追溯到佛教禪宗和《金剛經》。


流行 佛經 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