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人更有力量的,是保有純善之心、說真話* 他們曾是世界上最孤隱的人他們是康藏最吸引人的特色他們是持戒精嚴、終身閉關修持的比丘瑜伽士現在,你可以透過第一手記實在樸實謙和卻修持高深的瑜伽長老與爽朗賴皮的小喇嘛的日常生活間或會心一笑,或嘖嘖稱奇一窺瑜伽士不可思議的證量與成就 比丘瑜伽士並非是求筋骨柔軟、身心舒展的冥想者,亦非一般娶妻生子的在家咒師。瑜伽是梵文Yoga的音譯,意為「相應」,亦即「澈見本初心」;瑜伽士在梵文稱Yogi,即是「澈見本初心之義者」。「本初心」亦即「佛性」,簡單來說就是「覺知」。瑜伽士澈見此義而恆常安住於中,故不被死亡、煩惱、憂苦、疾病、念頭、鬼神等六事所擾,內心安然自在,境相通透無礙。歷經種種精猛修持,往往可達到即身成就佛果的目的。 岡波巴大師說,精通佛法與品行純善,這二者當中,人的品行純善最為關鍵!一個人品行純善,才能讓自己在佛法中的修持有所進步,也不會有意無意地多次傷害他人。 本書中所提到的瑜伽長老們,就是為人稟性純善的典範。他們大多童貞入道、終身持戒,刻苦專修「大手印」、「那洛六法」,雖然受持比丘戒律,但外相並不像一般僧眾剃除鬚髮,而是留著鬚髮、盤成髮髻的形象。這是從第四世康祖法王所訂下來的規定:「外現在家相,內持解脫戒,秉持菩提心,廣為利眾生。」瑜伽士專志精進修持,因此不須打理門面,恢復密勒日巴時代的裝束,樹立實修的法幢。 十四歲是多傑仁卿的人生轉捩點,前往印度學法,與來自西藏康巴噶寺的瑜伽長老們相遇,開始了人生最為歡樂與奇妙的旅程,其中以安江長老的影響最為深刻巨大。二人年歲相差一甲子(六十年),彼此互動仿若父子,從長老七十四歲至八十七歲圓寂,十三年間的相處亦師亦友,是笑聲與威儀交融,生活與教學並進。 行住坐臥間,瑜伽長老們的甚深修持顯現於生活,非一般人所能企及。本書是作者將他在寺院十幾年來的所見所聞,以最真實的文筆以及最真摯的回憶,擷取精要,真誠地與諸位朋友分享,一同重回少年歲月,冀望世人藉此明瞭密乘,確實契入瑜伽實修宗風,廣利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