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要看,預備懷孕或懷孕中的人也要看,丈夫、父母、公婆、朋友都要看,這是台灣第一本坐月子100天的保養書!坐月子絕對不可用30天懶人包中國傳統老ㄚ嬤說的舊思維,才是現代新觀念30天不夠,一定要坐滿100天才能徹底治好產後痛,預防、治療「未老先衰」1. 實際上,坐月子如果只有經1個月,身體內的許多器官並沒有得到完全的復原。例如:●子宮內膜的再生和修復,基本上需要6周●子宮的收縮和復原,至少6周才能恢復到原本的大小●產後腹腔壁和輸尿管、腎臟等臟器的恢復期也要6~8周左右所以坐月子的前30天雖然重要,但是坐滿100天才是重要關鍵。2. 這是台灣第一本專治產後莫名痠痛的專書3.專治亞洲女性生產完必有的通病:骨盆歪斜4.告訴婦女,從懷孕前就該開始預防產後痛的新觀念5.必學!產後媽媽的骨盆矯正術,10招讓骨盆回正6.不用花錢去坐月子中心,也可以自己護理的產後100天調理計劃!7.這本書不只是產婦,老公和家人更需要閱讀。8.書中建議最適合的產後飲食的調養和各階段的運動,幫助產婦瘦身。★產後的各種酸痛、不適=產後痛而坐好月子100天,才能根除產後痛!千萬別讓這些痠痛跟著妳一輩子!□背痛□腰痛□骨盆痛□胯下痛□健忘□憂鬱症□失眠□背痛□膝蓋痠痛□手腕痛□頭痛以上這些症狀,你也有嗎?產婦在生產後不僅骨盆,連脖子、肩膀、手腕、腳踝等各部位都累積了一些疼痛的症狀,有許多人因此感到疲勞與憂鬱感甚至讓心理生病。短至生產後幾天,長至數十年,由於不知道疼痛的原因,也無法得到確實的治療。「產後痛」=「產後痛」,這個病名在自古確實有記載,但很難找到發病的原因與治療法,上一代與周遭的人口耳相傳的習俗卻相對來得多。★產後痛背後最大的殺手,其實是「骨盆」懷孕期間骨盆被胎兒撐大,造成骨盆和韌帶鬆弛,通常就是各種產後痛發作的原因。★ 產前的調理很重要,產後痛是可以預防的多數產婦在懷孕前身體就很虛弱,或是不太照顧自己的身體。這些人通常缺少運動,肩頸不時感到沈重,稍微坐一下腰就緊繃,屁股也常僵硬,平常的睡眠狀況不佳。這些人大多在懷孕與生產後容易受到產後痛所苦。懷孕前,需要進行營養的管理,適當地運動,如果有必要,也可以接受漢方的治療。透過產前的管理讓關節變得強健,培養骨盆肌肉的力量,這麼一來,生產時能更加輕鬆,產後的恢復力也會變得更好。★ 預防和治療的關鍵在「骨盆」回復事實上,產後痛與產後調理兩者間關係緊密,但無論產後調理做得多認真,產後痛仍無法百分之百的預防,就算沒做產後調理,也不表示一定會得到產後痛。產後痛不是每個人出產後一定會歷經的疾病,也不是過了一段時間就會自然好起來的病。 一定要考慮到懷孕前、孕期與產後各階段的身體管理,產後痛是可以預防與治療的疾病。而這些關鍵就在於「骨盆」。回正的訣竅就在於:10式伸展操+正確的飲食調養。★產後100天是關鍵,就算不去月子中心,也能自己在家調養本書細細地介紹了關於女性一定會歷經的骨盆變化、骨盆的管理跟治療法、產後100天調理的誤解與真實,就算不去昂貴的坐月子中心,在家也能與家人一起自我照顧。不僅是身體的病痛,還有產後的心理狀態。這本書不只是產婦,家人也很需要閱讀。★ 產後痛不只是身體莫名的酸痛,也會有失眠、憂鬱的現象我們通稱的產後痛是指,身體的特定部位因生產後遺症出現疼痛或痠痛的身體方面疾病,除此之外,像失眠或憂鬱症等精神上的變化也都可以涵蓋在產後痛裡。生產經過6周,身體仍持續出現肌肉痛、關節部位疼痛、發冷等症狀,便可視為產後痛。產後痛的症狀可系統性分為三種:疼痛症狀(全身或身體一部分感受到疼痛的症狀)、全身症狀(暈眩症、惡寒、手腳發麻、掉髮、全身無力等症狀)、神經精神性症狀(失眠、熱潮紅、健忘症、憂鬱症等症狀)。即使去醫院也沒辦法知道確切病因,診斷與治療都不容易,治療方法也很模糊不清,因此產後痛很常嚴重到引發社交恐懼症、失眠症、產後憂鬱症等心理疾病,這種看不見的病痛容易讓家人或周遭親友誤解為裝病或身體不適。也因此不只身體不舒服,心情也很難受。所以產後調理期間應充分地休息,用正確的方式調養身體,也要積極地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