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浩劫─失衡生態的反噬

NT $ 300
NT $ 237


工業化、現代化、都市化等象徵文明的詞彙,背後隱藏著不容忽視的生態破壞。在人類平均壽命增加的同時,地球卻正承受人口壓力和能源過度開發的摧殘,氣候改變、臭氧破洞、物種多樣性喪失,一切都已對人類的健康甚至生存構成威脅。在絕大部份人類歷史中,所謂環境,也就是水、空氣、土壤、和各種食物,向來被視為大自然的豐饒賜予,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人類耗用自然資源,破壞區域生態系統,有時還對地區性的營養、健康、和社會生存造成負面影響。過去地方性文明以溫和方式利用資源,讓資源得以補充、維持生息,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二十世紀人類耗用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補充的速度。一個世紀之內全球經濟活動增加了一百倍,使我們今天的環境資產快速損耗,各領域的專家也都認為我們活在赤字當中。過去我們瞭解的地方性環境破壞,不外乎都市和工業化空氣污染、水域化學污染、和城市裡的髒亂。這些地方性的健康威脅現在更嚴重,因為全球性生態系統起了變化。我們正在改變地球生命的形式,然而此事對未來的影響卻不太清楚。我們應該要擴大環境與健康議題的範圍,研究工作應包括如何維持各種自然系統,因為那才是人類生存、健康、和幸福的基本依據。──第十章 全球環境變化【作者簡介】TonyMcMichael,流行病學教授,他對古人類學和社會歷史也涉獵極博。在環境改變及人類健康議題,獲極高評價深具影響力。


文明 生態系統 議題 生存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