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成癮與大腦:重度毒癮者的自白及成癮行為的形成和治療

NT $ 450
NT $ 405


◎Amazon讀者評價4.5顆星。有位讀者評論為「關於成癮,這是我看過最好也最重要的一本書」 ◎出版後佳評如潮,在美國亞馬遜中的變態心理學、認知心理、藥物濫用分類中數次登上榜首,半年內已四度再刷,更售出德國(RivaVerlag)跟俄國(ASTLicenseLimited)版權。◎美國著名醫藥記者與暢銷神經科學作家瑪亞.莎拉維茲MaiaSzalavitz最新力作。◎本書來自作者年輕時身為一名重度毒癮者的自白,及其後投入毒癮與戒毒研究二~三十年的心血,結合最新的科學研究,提供給您關於各種成癮行為(如酒精、藥物、性、賭博、網路成癮等)背後形成機制的嶄新觀點以及可行的治療介入方針。從腦科學等角度闡釋:「成癮」其實是一種學習失調你是個成癮者嗎?在下意識否認之前,讓我們先來自我診斷:或許你不菸不酒不吸毒、不依賴安眠止痛藥、也沒有催吐瘦身習慣,但你是否整天掛在微博或臉書上?搭車必滑手機、靠大吃或購物減壓? 常春藤名校畢業的獲獎作者瑪亞.莎拉維茲(MaiaSzalavitz)以個人經歷加上25年研究,有意識地避用帶有刻板印象的標籤詞彙,從自然、腦醫學、文化、心理和數據分析等諸多面向,以流暢優美的敘事梳理社會誤解和歷史,從嶄新的角度說明什麼是上癮(不管是吸毒或瘋狂瘦身),並為現在的治療和成癮政策提供了極具翻轉性的分析建議。 作者認為,上癮不是道德有缺陷,也不是像阿茲海默症一樣的腦部疾病,而是一段需要時間和學習才會形成的發展障礙——成癮是在社會、個人成長環境中紮根的。跟許多高功能自閉症患者類似,上癮者的緊張和破壞行為也是一種應對機制—因為環境對他們來說太極端而難以負荷。癮頭能帶給他們自我保護的安全感。 如果將上癮視為社會學習障礙,那麼所謂的「毒品戰爭」便毫無意義:研究顯示,使用那些被污名化(stigmatized)的藥物如海洛因、安非他命的人,其中只有10%到20%的使用者最後會上癮,而這些人一般有著成長創傷或先天心理疾病,通常自我用藥的傾向很強烈。因此打擊販毒集團或列舉禁藥,就像從洗手強迫症患者身邊拿走肥皂或洗手乳一樣徒勞———消滅一個癮頭,還有成千上萬個。 如果上癮真的是學習發展失調,戒癮機構、政府、甚或家庭,都應該重新思考對策。以美國為例,近百年來官方對成癮抱持懲罰性觀點,但緝毒大戰總是進一退二。只有真正理解何謂(且何非)上癮,才有可能找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本書從歷史、家庭、同儕、生理變化、腦科學等角度闡釋「成癮」其實是一種學習失調,並為「如何理解」、「克服」成癮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解讀。


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