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處理針對產品商品化前的表面處理工作,為整體產業發展不可少的一環。任何工業產品或零件經過電鍍處理後,不但可以增加光澤與美麗,尚可達到防銹、延長使用期限與特殊功能等特性,藉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近年來隨著光電、資訊電子、半導體與通訊等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其相關材料如印刷電路板、晶片與工程塑膠等的表面處理或加工需求,更顯出電鍍的重要性。然而金屬表面處理時,如使用電鍍時則有重金屬鉻、鎳、鈷、鎘、銅、鋅、鉛、錫、鐵、鋁、釩、電鍍酸液等暴露危害,為保護勞工健康,勞工作業環境暴露的有害物,可用三種偵測方法加以評估:包括1.作業環境測定;2.生物暴露指標;3.生物健康效應指標。在作業環境測定方面,我國已訂有勞工作業環境空氣中有害物容許暴露標準,但對於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之健康檢查項目有訂定生物暴露指標者甚少,且欠缺生物暴露指標值,並且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之健康檢查項目欠缺與有害物具專一性的生物健康效應指標,例如重金屬有害物生物健康效應指標,爰此表面處理業勞工健康指標評估研究,有其必要性。本研究內容包括:1.蒐集分析國內外表面處理業生物暴露指標與健康效應指標相關研究資料。2.蒐集分析歐美等先進國家之重金屬生物暴露指標管理值的訂定方法與採用方式。3.建立表面處理業危害高風險事業單位生物暴露指標資料庫。4.評估表面處理業高風險事業單位勞工之心血管效應指標與免疫功能指標及發炎指標。5.提出生物暴露指標建議值。本研究完成收集30家表面處理業高風險事業單位304位勞工尿液,並完成尿液中鉻、鎳、鈷、鎘、銅、鋅、鉛、錫、鐵、鋁、釩等11種重金屬測定,以及尿液中肌酸酐(Creatinine)、尿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細胞激素6(IL-6)等3種生物標記檢測。研究結果顯示:現場作業勞工比行政區作業人員有較高的鋅與釩重金屬暴露、以及較高的肌酸酐濃度;而生物暴露指標中的鐵、銅、鋅,其來源太多來自食物,其干擾太多,在無背景值校正下較不適用於生物暴露指標(BEI)。本研究以表面處理業勞工尿液重金屬濃度與肌酸酐、尿中腫瘤壞死因子α、細胞激素6等健康效應指標,並運用美國環保署建議的基準劑量(Benchmarkdose,BMD)模式推算生物暴露指標,提出鉻(0.82-0.87ng/ml)、鈷(0.20-0.25ng/ml)、錫(0.16-0.20ng/ml)三項生物暴露指標之建議值,並建議作為勞工健康保護規則修訂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