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診療室的人生練習:和解、告別、釋放,找回平衡的自己

NT $ 300
NT $ 237


推開身心科診間大門:醫師「阿北」害羞的門診衛教、「大粒」地苦口婆心的說教、沮喪地尋找繼續堅持的勇氣……楊醫生與病友在診療間的真實故事。   曾經,他想離開貧窮的家鄉,到外面闖蕩;曾經,他因為害怕死亡,選擇了精神科,卻發現更常面臨的,是病患時時挑戰死神的底線。在台東說到「傻瓜醫生」,認識他的人會笑著跟你說就是「楊重源」。台東馬偕醫院身心科醫師楊重源,十多年來積極推動精神病去污名化,自掏腰包帶病友看電影、上牛排館、包遊覽車帶病友及家屬們去郊外踏青,增加與他人互動的機會。殊不知許多身心患者因為社會的污名化,不願出門、不與人互動,但是透過各種活動能讓病友更開朗,對病情大有助益。此外,如有病友家境貧苦,也常自掏腰包,為其購買生活日用品或食品。於是,啟發了他自己的冬令救濟方式──堅持每年冬天購買米、新衣服餽贈病友。視病猶親的他,看見太多偏鄉病患礙於交通不便無法就診,於是每週利用休診或未看診的時段,與護理師開車前進偏鄉,這樣的身心科居家關懷服務至今已推行十餘年,開車的里程數不知不覺也累積了十萬多公里。然而,儘管心繫病患,還是得適時抽離,提醒自己正視殘酷的現實問題。如果病人願意治療,家屬也願意配合支持,病人其實有機會回到社會,過著正常的生活。長期與身心科病人相處,雖然看遍人生許多的不公平與無奈,楊重源依然相信,每個人如果都願意多做一點,社會能更圓滿。如今,送白米、送衣服的楊醫生,經常在診間收到病患的「回饋」:一個月前就摘下來放到發霉的玉米,或者一點一點存錢,買了一箱鋁箔包咖啡,「怕常延診的楊醫師會肚子餓」,這些都是楊重源很難用三言兩語來形容的感動…… 推薦序1「陪伴」往往就是最佳的醫療劉建良馬偕紀念醫院總院長 被後世尊稱為「西方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說過,「有時治癒,時常醫治,總是安慰」(Wecuresometimes,treatoften,comfortalways),醫師對病人常常只是盡力治療而已,偶爾還會將疾病「治好」,但卻需經常去陪伴、安慰病人(或使病人舒服)。身為一位治療癌症的外科醫師(surgicaloncologist),我深刻體會這句話的真諦。 上帝創造萬物,賦予生命有自我痊癒的能力,很多疾病根本不必積極治療自己就會好轉,醫護人員只是「陪伴」病人,提供醫療專業知識,適時介入疾病的自然病程,加速疾病痊癒的時間。另有不少疾病,並無法完全治癒,甚至終會步向死亡,醫師所能做的也只是盡力改變疾病的自然病程,幫助病人減輕痛苦,期望能延長病人的寶貴生命,而這期間醫護人員所做的,最重要也是「陪伴」。 在這個功利主義的社會,人的價值觀正逐漸被扭曲,願意用心「陪伴」病人的醫護人員已經愈來愈少了。很高興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能有這麼一位既專業又有愛心,願意犧牲奉獻、盡心盡力陪伴病人的精神科專科醫師――楊重源醫師。 晉《論醫》上有一句話:「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一位好的專業醫師需要具備好的人格特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愛心。楊重源醫師就是這樣一位具有愛心、熱誠,並能將之付諸行動的良醫。 楊醫師長久以來投入偏遠地區醫療支援,自二○○六年起每年遠赴喜馬拉雅山塔須村義診,二○一四年成立喀瑪國際慈善協會……這些酸甜苦辣的細節,大家可以從楊醫師的第一本書《一切都是剛剛好:台東醫生在喜馬拉雅山塔須村的義診初心》中略窺一斑。但楊醫師並不只是關心遠在天邊喜馬拉雅山的村民,他更心繫於幼時成長故里的鄉親,以自己的專業回後山照顧被社會誤解、冷落的弱勢族群。 身為精神科醫師,楊重源醫師所做的遠遠超過專業醫師所需做的,問診時與病人談天閒聊,關心病人病情之外還關心病人的生活與家人,甚至給予病人物質上的協助。但每天面對這些精神科病人的負面情緒,難免讓楊醫師感到無助、無奈與無望;而在這整個「陪伴」的過程中,有時讓他覺得個人的力量有限。 「愛人如己、關懷弱勢」是馬偕紀念醫院的核心價值,照顧治療思覺失調的病人,本來就是不符合經濟效益的工作,但卻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我們要以愛心陪伴病人,給予病人希望,做到全人照護,期望病人能得到完整的醫治。不只在馬偕總院如此,在後山台東馬偕醫院亦復如此,我們將做楊醫師持續幫助病人的後盾。 讀過這本《診療室的人生練習:和解、告別、釋放,找回平衡的自己》後,你對於這些思覺失調的朋友將會有更正確深一層的了解,你也會發現透過多一點人的關懷、協助與陪伴,這些所謂社會邊緣的朋友們,還是有機會正常生活,回歸社會的。在這愛心逐漸冷淡的社會,相信讀了這本書,會讓你熱淚盈眶,激發你更多的愛心。 鄭重推薦這本《診療室的人生練習:和解、告別、釋放,找回平衡的自己》。


醫師 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