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帶來健康奇蹟

NT $450.00
NT $405.00


「微習慣的養成」正可達到自然醫學所追求的真正健康!作者自己學西醫,知道西醫的極限。偶然接觸自然醫學,重新燃起對追求真正健康的渴望,6年來狠甩40公斤體重,徹底改善失眠、慢性腹痛、氣喘等不適症狀,甚至改掉容易憂鬱的個性,且變得較有精神活力、也更年輕與健康,依靠的只是養成一個又一個的好習慣。在我行醫的過程中,發現很多疾病真正的病因來自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情緒與心理等各方面的不正常。比如:生活作息違背了自然法則,吃各種人工加工品,生活在充滿各種石化產品的環境中,身心靈都離大自然越來越遠,生命力也隨之降低。生命力衰退,會導致病痛接連而至。今天頭痛,明天胃痛,後天關節痛⋯⋯沒完沒了。但是如果能有適當的治療、休息、沐浴、飲食控制、良好的睡眠、日光浴、呼吸新鮮的空氣、喝自然的礦泉水、熱敷和按摩,則病人將逐漸復原。一旦人的生命力恢復,疾病就不會再接踵而至了。回復生命力從飲食做起養生的第一步須由「呷飯皇帝大」開始。「肚子不餓的時候吃東西,是累積毒素最主要的原因。」身體所需要的物質是營養素,例如氧氣、水、醣類、脂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等;身體不需要的是廢物,而無法處理又排不出去的廢物,就稱之為「毒素」。與一般人的認知可能有點不同,在我們的身體中,數量最多的毒素不是重金屬、農藥、有害化學物質,而是無法處理的大分子醣類、脂肪與蛋白質。這些大分子物質可能來自不好消化的食物,如肉類,因消化不良與腸漏症而積存在我們的體內。也有可能來自體內死掉的細胞與微生物,因為身體缺乏能量與營養素而無法處理。這些堆積在體內的「毒素」,佔據細胞與組織的空間,影響器官的正常功能,造成無菌性發炎;抑或因微生物增殖所形成的慢性發炎,進而造成各種症狀。肚子不餓的時候吃東西,會累積毒素。當我們肚子餓時,代表腸胃道已經準備好了,能夠分泌足夠的消化液,將食物完全消化吸收,而不會造成消化不良和毒素累積。首先,沒被消化的食物會變成細菌的食物,而被細菌發酵,產生很多有毒廢物,尤其是肉、魚、蛋等非素食的食物。加上消化不良,就會造成腸內壞菌急遽增加。根據東京大學光岡知足教授的研究,這些毒素可能包含氨、硫化氫、腐肉素、屍毒素、神經鹼等等,會造成肝臟很大的負擔。如果肝臟無法完全解毒,那麼這些毒素就會進入血液中,傷害全身各個器官,造成機能退化。例如在腸子,就有可能造成腸漏症,會讓不該進入體內的大分子進入我們體內。自然療法追求的是要回復人體的生命力,藉由降低污染的食物、生活用品、回復正常作息、適當的勞動與運動等種種方法,人的活力可慢慢增加,當生命力回復時,疾病也就消失了。


食物 消化不良 症狀


詭計
NT $396.00
斬無赦 02
NT $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