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

NT $ 320
NT $ 288


如果在臺灣做一支玻璃杯?沒有幾十萬的訂單,無法啟動全自動的大型機具沒有幾十萬的資本,無法自己蓋窯雙手慢工細活介於兩者之間的是中型產業——窯口玻璃。 但這些玻璃,承得住窯爐的高溫,面對得了時代的變遷嗎?這些老師傅會先退休?還是窯口先熄火? 臺灣早期曾有著「聖誕燈泡王國」的稱號,佔據全球14%的產能,甚至能生產美國沃爾瑪超市七成的聖誕燈飾。三十多年前全盛期時,在苗栗竹南有上百間的玻璃工廠群聚同一條街上,全年無休的窯爐炙熱的燃燒著,如今,不管是在新竹、苗栗,問起在地人哪裡有玻璃工廠,得到的都是「現在沒有人在做了啦!」的回應。 玻璃產業面臨的,不只材質日新月異的取代;自動化當道,每日數十萬的產量,使得玻璃工廠一間間的外移、關門;另一方面,政府扶持轉型的玻璃藝術品,個人創作的工作室興起;但介於兩者之間的中型產能工廠,透過窯爐熔融與半自動化的生產模式,能保留量產的可能與客製化的彈性,卻被大環境所忽略,也找不到與現代需求接軌的方式。 行人文化實驗室費時數個月地毯式搜索,找到全臺僅存的八卦窯玻璃廠,雖然不再有八個窯口都啟動的盛況,工廠裡多是年過半百的老師傅邊做邊等著退休那天;本書帶著攝影師、採訪記者深入工作現場,貼身採訪一群年資數十年的老師傅,從他們口中道出這半世紀來發生的故事;豐富的影像也完整紀錄「窯口玻璃」的製作方式。 三年前行人以《活字:記憶鉛與火的時代》完整紀錄活字印刷產業,也串起設計與老產業的關聯;這本《透明的記憶:感受日常玻璃的溫度》也肩負相同責任,在臺灣僅存的幾座八卦窯熄火前,透過紀錄與再現,呈現臺灣經濟輝煌的過去、職人一生的執念;也採訪當今活用玻璃材質的設計品牌,經驗分享、再續產業可能。 本書特色 ★視覺閱讀入門,精彩的攝影宛如親臨現場★文字深入淺出,他們的人生使玻璃時代絢彩奪目★玻璃小知識,生活大哉問★承先啟後,文創產業經驗全公開★參考文獻、全臺玻璃工廠,不藏私解密


退休 產業 窯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