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分心的孩子,愛干擾的父母:不暴躁、不苛求、不逼迫,雙方都該學會「靜心」,爸媽更要一起練習!

NT $ 375
NT $ 338


才坐著不到十分鐘,孩子的屁股就待不住,又開電視又開冰箱,作業什麼時候能完成? 你是否曾在孩子唸書時,一下端茶送水一下當起「伴讀」?你是否一味逼迫孩子學習,卻從未關心他們精神已達極限?那些無法專心的孩子,父母其實要負很大責任!  ▎四種關於注意力的品質:衡量一個人專注度的好壞【注意的廣度】即注意的範圍,是指人們對於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間內能夠清楚掌握的數量,反映了注意力的空間特性。 1830年,心理學家漢密爾頓(Hamilton)做了一個實驗,他在地上撒了一把小石子,發現人們很難在一瞬間同時看到六顆以上的小石子。如果把小石子兩個、三個或五個組成一堆,人們能同時看到的堆數和單個的數目一樣多。 【注意的穩定性】即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在同一對象或活動上所保持時間的長短,但不能只看時間長短,還要看這段時間內的活動效率。 ▸狹義穩定性:指注意在某一事物上所維持的時間,如長時間看電視、讀一本書等。但人在注意同一事物時,很難長時間地對注意對象保持固定不變。 ▸廣義穩定性:指注意在某項活動上保持的時間。注意的具體對象可以不斷變化,但注意指向的活動的總方向始終不變。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對象和活動。如老師需要一邊講課,一邊注意學生的課堂反應;司機需要一邊開車,一邊觀察路況。而注意的分配是可行的,人們在生活中可以做到「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注意的轉移】指根據活動任務的要求,主動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例如:在學校課程安排上,如果先上國文課,再上數學課,學生就應根據教學需求,把注意主動及時地從一門課轉移到另一門課。 ◎良好的注意力既要求孩子能夠持久地穩定注意,又要求孩子能夠主動、迅速地轉移注意。每個孩子的注意品質都不同,家長需要個別引導訓練。 ▎透過心理學培養兒童專注力:不自主注意和自主注意【自主注意階段】許多孩子初學數學時,對數學興趣缺缺,但在師長的引導下,為了取得好成績而不得不用功讀書。 【不自主注意階段】克服學業困難後,孩子受到老師、同學的稱讚,對數學產生興趣;後來只要一上數學課,他的注意力就會自然而然地集中在課業上。 ◎只有自主注意而沒有直接興趣的學習是很吃力的; 而事情做久了難免有倦怠期,光靠不自主注意也很難持久,自主注意與不自主注意應該相輔相成,才能提升注意力的品質。 ▎關於培養專注力的六大迷思:父母應該與孩子一起「冷靜」【錯誤的認知】所謂「專心」就是只能做一件事?你可能會扼殺孩子補充外界資訊的機會! 【控制欲過高】孩子成績不好=讀書不用功?家長整天坐在書房盯著孩子寫作業,反而導致孩子內心反彈,更不想完成這些事了。 【過早請家教】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就找好幾個家教輔導或送孩子補一堆習?如果一直有人幫自己整理考試重點,久了就會心生懈怠。 【負面暗示的力量】有些家長喜歡逢人就抱怨孩子的不是,卻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認同自己就是那樣的人,難以改正缺點。 【過量的作業】學校作業已經不少了,家長卻又替孩子買更多習題、試卷,或者在本應開心玩耍的時候,旁敲側擊提出學習方面的要求,進而導致孩子討厭讀書。 【認為運動沒用】只有藝文活動才對孩子有利,體能活動就是在玩?加強身體方面的鍛鍊,其實能高效加強專注力! 本書特色 本書從孩子的現狀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系統地介紹了孩子的注意力特點、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訓練孩子注意力的具體操作方法等內容。在此基礎上,還搭配了一系列的教育實例,可讀性強,簡單實用,是孩子的良師益友,更是每位家長訓練、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教材。


對象 專注力 數學 小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