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遊問俠之食趣:飲饌叢談

NT $ 500
NT $ 450


兩岸知名學術大儒及思想家 龔鵬程 四海飲食之作遍嚐臠肥膩脂與異卉奇珍體會風土人情與歷史演變華人為何釀不好葡萄酒?蜀中辣風,其實起自清末時期?天上龍肉吃不著,定要試試地下驢肉?古代女人會常喝酒、喝得酒精中毒嗎?「臥冰求鯉」原來是王祥的繼母想吃生魚片?一方水土一方人,不能親近該地的飲食,就絕不能懂它。能把異鄉鮮奇美食挖掘出來,需要有發現者的眼光和好機緣,這是一名優秀或稱職的旅人所應具備的條件。往往就是那令遠方來的人無法欣賞的食物才最足以代表那個地方的特色飲食文化乃是文化發展的表徵。把各種不同的植物、肉類、調料,搭配在一塊,控制火候,爆炒得宜,還真是一門藝術,須求其君臣佐使、左右調劑。古人比喻治國之道,輒以宰庖為說,良非無故。歐洲文學獎得主諾特博姆在西班牙旅行時偶然聽見服務生提起「蜥蜴」一詞,立刻警覺了起來,連忙向老闆打聽。獲知他們果然有賣蜥蜴餐,馬上要了一客來品嘗。這尾蜥蜴,伴在一盤碎番茄中,配上百里香、迷迭香,正是西班牙的氣質。諾特博姆形容西班牙是「混亂的、粗野的、自我中心的、殘酷的。行過之處,永無止境的驚歎」。相對來說,武術界的朋友,演武論技,固擅勝場,但文史非其所長,又常不曉學術規範,故其講古論藝,時不免河漢其談。更常因門派所囿、見聞所限,知識不廣。這種氣質,鬥牛,或西班牙舞孃的舞蹈,或許都足以顯示,但都不夠;只有那一股迷迭香混雜著蜥蜴肉味刺竄入腦時,你才能懂得什麼叫作西班牙。無怪乎他要刻意記述這一餐了。我們每想起一個地方,總會想起那裡某一種或某幾種吃食,想起某一餐,道理即是如此。食物的氣味,用餐時的氣氛,店家的風情,一同用餐者的神態、聲語,整體激擾著我們的神經,在腦子裡浮漾出一幅特異的地圖,標示著那一個無可替代的地點。史上第一為烤羊而丟官的國學大師龔鵬程,大談吃之典故:原來四川傳統菜色並非無辣不歡;「切仔麵」其實是南北文化差異造成;擅用米穀釀酒法的中國總是釀不好葡萄酒;「臥冰求鯉」是因為王祥的繼母想吃生魚片;古代女人其實慣常飲酒和聚會;吃不到天上龍肉,至少要吃地下驢肉;為什麼孟子總愛用飲食做論述;楚辭記載以超級饗宴招魂;古詩居然提及一兔三吃。吃之學問實在其妙無窮。


食物 古代 生魚片 迷迭香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