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

NT $550.00
NT $435.00


繼《槍炮、病菌與鋼鐵》之後 美國普立玆獎得主最新力作雄踞《紐約時報》排行榜四十週 《華盛頓郵報》、《出版人週刊》重量級暢銷書2003年沙塵暴從內蒙古越過台灣海峽侵襲台灣2004年南亞大海嘯奪走22萬條人命2005年卡崔納颶風侵襲紐奧良引發世紀大遷徙...20XX年地球村大崩壞?人類文明將在我們手中終結?人類社會有史以來第一次面臨全球崩壞危機,在這相倚為命的地球村,竭澤而漁只會帶來衰亡,我們必須避免災難性的決策失誤導致自我毀滅。21世紀不應是文明的盡頭全球每年2億5000萬人遭受天災肆虐,許多天災其實是人禍迫使環境反撲!我們的環境問題與資源短缺猶如定時炸彈,不到五十年勢必引爆!未來二十五年內,維繫地球生態的熱帶雨林可能被砍伐一空。未來幾十年內,海洋魚類將被捕撈一空,甚至滅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也將用盡,光合作用的能力也將到達極限。未來五十年內,全球暖化情況將愈來愈嚴重,地球持續發高燒,使洪水、颶風等天災發生機率大增;許多野生動植物物種將瀕臨絕種,甚至永遠滅絕。如果我們立即行動,人類社會可以不走上崩壞之路!為何一個個輝煌璀璨的文明竟淪為陰森詭異的廢墟?這種文明的魅影不但教人歔欷不已,更令人百思不解,如吳哥窟、叢林中的馬雅城或矗立在復活節島的石雕巨人。每一個眼見這些文明遺蹟的人,驚異之餘都不免思忖:今日的摩天大樓,會不會有一天湮沒於荒煙蔓草間?在全球化的世界,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一個社會毀滅,都會使其他社會受到衝擊。當一個社會的人口、資源消耗和廢物累積都到達頂峰,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最大,超過環境所能承載的極限,社會就會盛極而衰,迅速走上衰亡的末路。文明大崩壞絕不是意外災難,因我們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戴蒙以令人驚嘆的歷史知識,洞視人類文明的本質與幽微之處,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進行完美的結合。──羅賓森(JamesRobinson)/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戴蒙在其榮獲普立茲獎的巨著《槍炮、病菌與鋼鐵》中,討論何以西方文明能發展出掌握世界的科技和能力;現在,他將從另一個角度來討論:過去偉大文明崩壞的原由?這樣的歷史能讓我們得到什麼啟發?延續《槍炮、病菌與鋼鐵》放眼全球的觀點,戴蒙於本書進行一系列精采的歷史/文化論述,從史前時代玻里尼西亞人在復活節島發展出的文化、美洲阿納薩茲印第安部落所締造一度輝煌的文明、馬雅文明的殞落,乃至中古時期維京人在格陵蘭的繁華與凋零等,深入探索其崩壞之因,也對現代社會進行一番精闢的分析。戴蒙找尋遠古社會災禍的根源與型態,也讓我們預覽未來人類社會大崩壞的情景。他明言,如果我們短視近利、自私自利,繼續揮霍這個地球的資源、忽視生態環境警訊、輕忽人口遽增問題、過度砍伐森林,末日很快就會到來。他提綱挈領地為我們歸納社會敗亡的五大因素,即生態環境的破壞、氣候變化、人口成長速度過快、與貿易夥伴關係生變,以及來自敵人的壓力。然而,他也說明,並非每個社會一旦遭逢這些打擊都在劫難逃,也有成功蛻變、重新站在世界頂峰的實例。為什麼一個社會的環境比起其他的來得脆弱?為什麼有的社會拚命往死路走,有的社會就懂得懸崖勒馬、改弦易張?今天,一些人類社會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因而家園殘破、生靈塗炭,例如盧安達和海地發生的悲劇,而中國和澳洲就知道痛定思痛,力圖變革。又如美國──這世界數一數二的強國,儘管目前看來富足繁榮,似乎有享用不盡的資源,生態警鐘已經響起。即使那景色如畫、宛如人間天堂的美國蒙大拿州,也已經危機四伏。我們應該在經濟、社會和政治方面做出什麼抉擇,才能確保我們的社會不會燈枯油盡?《大崩壞》一書格局宏大,說理清晰,鞭辟入裡,多有戴蒙的肺腑之言,可說是二十一世紀全體人類的求生之書。 得獎紀錄‧2006年2月份中國時報開卷(一週好書榜)‧金石堂強力推薦(2006年2月)‧誠品強力推薦(2006年2月)‧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2006年科管百大好書TOP10)‧國家文官培訓所96年度每月一書(十一月份人文關懷類)‧金鼎獎96年度(入圍:最佳翻譯人獎)‧金鼎獎96年度(個人獎最佳翻譯人獎)‧第四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銀籤獎)‧英國泰晤士報評選十年來最好的100本書(100BestBooksoftheDecade)★賀本書獲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賀本書獲2006年政大科管百大好書評選TOP10殊榮!《紐約時報》重量級暢銷書(非文學類)《紐約時報》:上榜34週(Hardcover,2005年1月至11月13日止),連帶使得《槍炮》再度上榜(平裝版43週,2005年1月至11月13日止)。《出版人週刊》:非文學類進榜10週(精裝本)。《華盛頓郵報》:進榜11週(精裝本)。平裝本發行日:2005年12月27日(美國);2006年1月(英國)


文明 崩壞 戴蒙 翻譯 好書 文學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