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上時尚天線在步調訊息萬變的時尚領域,要跟上流行的速度,又要保持敏銳觀察,必須對時尚圈的人事物投入許多熱情,甚至於將時尚視作一種心中信仰。曾經從事時尚採訪工作十年,接續投入為時尚品牌工作的華曉玫,因為工作關係而有機會遊走國際時尚領地,接觸許多時尚或設計大師,深度的專業與多元再造的時尚文化,讓她自「時尚很膚淺」的矛盾角度中,脫繭而出。愛馬仕(Hermes)總裁巧遇JaneBirkin,閒談中誕生Birkin包這就是時尚,不是嗎?究竟時尚是否膚淺?華曉玫在自序裡提出她對時尚的看法:「1990年開始在民生報跑『服裝』線時,Fashion被簡化為『流行』,模特兒穿著漂亮服裝的照片,多半只是用來妝點版面。然而,對我而言,『流行』指涉的是表象的訊息,諸如:當季流行什麼顏色?什麼長度?Fashion不是只有這樣,我告訴自己。寫報導時,我刻意使用「時尚」取代「流行」,來陳述Fashion。」「從字義顯示,時尚是某段時間人們崇尚某些行為或事物,狹義而言,通常指的是穿著式樣,廣義而言,時尚涵蓋了整個生活面。時尚並非一時的流行,它是一種活在人類集體潛意識裡的有機體,隨時吸取新時代的養份,蛻變再生。因此,時尚能夠反映生活態度,也能觀照時代樣貌,在時尚的不同切面裡,我們總是可以找到傳統,或發現新意。」「JaneBirkin,這位擁有磁性嗓音的歌手,就曾偶然成為時尚進化的繆思。傳說多年前,初為人母的她,在飛機上與法國名牌愛馬仕(Hermes)總裁巧遇,閒談中她透露Kelly包袋身太窄,像她這樣出門得攜帶嬰兒尿布與奶瓶的媽媽,根本很難使用。不久,愛馬仕推出了袋身較寬敞的Birkin包,旋即大受頂級消費客層的歡迎。這就是時尚,不是嗎?」旅行放大了創意人的靈感空間,就像畢卡索到了法國、高更一路遷徙到大溪地當然,時尚創作人也在世界環遊擷取靈感本書的四大單元二十個篇章中,有專業的時尚觀察;有趣味的品牌內幕;有創意的靈感激發;也有視覺的震撼之旅……等等,閱讀華曉玫的時尚觀點,就像開啟一扇扇創意新視野,彷若一趟凡人無法抵擋的華麗的時尚冒險。華曉玫在書中提到:時尚的版圖因為旅行而擴展,旅行放大了創意人的靈感空間……旅行,就像提供不同舞台,讓人有機會換個角色演演看,說不定嶄新的生命旅程就此展開。就像:畢卡索到了法國,創作能量源源不竭。高更一路遷徙到大溪地,創作生命更加豐沛。曾在1980年代後期發光發熱的時尚設計師RomeoGigli,多次旅行印度之後,設計生涯攀上高峰。而當代的傑出時尚設計師,也大都有過從異國之旅找到靈感泉源的經驗,例如JohnGalliano數年前一趟日本之旅,讓Dior秀出更具爆發力的街頭民俗風;LouisVuitton設計群赴維也納旅遊,2005秋冬時裝展現手工建築藝術表情……。現代人熱愛旅行,除了休息,還有為了尋找靈感刺激。旅行之於作者而言,也是啟發她敏銳觸鬚的重要方式,因為熱衷旅行,自然也迷戀建築。而在建築師當中,華曉玫特別注意出生在巴格達的ZahaHadid,因為這位才華洋溢的女設計師,讓作者發現了PuertaAmerica這家位在馬德里新開的旅館。這幢建築物有十二層樓面,每一層樓各由一位設計師負責,用同樣的預算以及充分的自由去創作,彼此互不牽制,如是產生了十二種住房空間風格。你裝了時尚天線(FashionAntenna)沒?相信嗎?你非裝不可!與華曉玫熟識多年的知名作家曹又方女士,無獨有偶,在受邀撰寫本書推薦序文之前,曾與友人合寫過一本《決定一生美到底》的書,主題即是象徵LifeStyle的優雅與時尚。因為對時尚的觀點相同,所以專文呼應本書作者提出的:時尚不像無所體會者想的那樣只是膚淺的包裝,而是一種生活全方位的美麗實踐。時尚不一定是生活必需品,但是大多數人的生活中,絕對適用隱含在時尚面貌下的全方位生活態度,以著名的Armani為例,他們也從服飾和各種配件之外,推出了家俬和各種生活用品,甚至餐廳、夜店、書店、藝廊、花店……,並且計劃在杜拜、米蘭、倫敦、巴黎各地建造豪華酒店和度假村。相信許多人也曾和作者與曹又方女士一樣,受到「時尚很膚淺」這個想法的折磨。不過,華曉玫的解釋真棒!她說:「時尚就像地球表面的水,有深如大海,有淺如一場大雨後的水漥。深者,不斷吸引我去挖掘;淺者,不時會有驚人爆發力的感官喜樂,能不教人迷戀嗎?」除非我們的生活尚在生存線上掙扎,又何必全然摒棄生活中的時尚元素,少却一番再創的美感和樂趣?誠如推薦序所說,華曉玫筆下將時尚這門課題導入了深層思考,種種睿智獨到的見解,有趣的事例和典故,在她綿密優美的文字描繪下,在她豐富的文化素養輔助下,真的給大家都在腦海樹立起一根時尚天線了。
流行 創意 設計師 ARMANI 旅行 DIOR LIFESTYLE KELLY BIRKIN 天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