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以下這些對話或許會出現在我們的親密關係裡,我們可能察覺到有什麼不對勁,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你昨天去哪裡?跟誰出去?去幹什麼?為什麼不接電話?!」──控制「你每次都忘記我要你做的事,你是真笨還是有什麼毛病?」──辱罵「我不會放過你的。」「那我就死給你看。」「我會把孩子帶走。」──威脅「我根本沒那麼說過。」「你根本沒告訴過我。」「那根本沒發生過。」「你太敏感了……」──煤氣燈操縱(gaslighting) 情緒虐待是一種非生理性的暴力,加害者會辱罵、貶低或控制受害者,這是有系統、非身體上的霸凌;它包括一種行為模式,目的是使受害者痛苦、失去信心,並受到控制。這往往比生理上的傷害更難以察覺,也遠比我們以為的更普遍。情緒虐待除了發生在伴侶關係之外,親子及婆媳關係、職場及學校的人際關係等等也經常出現。有些人一輩子所認知的人際關係都被扭曲地形塑,其背後的原因錯綜複雜。 本書分析各種加害者的人格障礙,包括: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APD)自戀型人格障礙(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NPD)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做作型人格障礙(histrionicpersonalitydisorder,HPD)人格障礙是一種偏離文化規範的經驗與行為模式,會導致明顯的痛苦和功能障礙。這種模式遍布於各種環境與關係中,會影響人的思考及看待世界、自己和他人的方式。 許多處於虐待關係中的人,都會懷疑自己是否應該注意到警訊,可是一開始卻沒看出來。 虐待關係起初都是加害者迅速投入、過度體貼、全神貫注在受害者的安全或幸福,而且對關係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最後演變成各種「操控」手段。 例如,侮辱譏諷、言語恐嚇、人身攻擊、不溝通的冷戰、無止境地干擾索求、懲罰、金錢控制……,種種行為使得受害者喪失自信、自尊,精神耗弱,甚至萌生自殺的念頭。 為此──*書中將分成三個階段:1.如何辨識情緒虐待、開始採取行動、勇敢向前邁進。2.從提供訊息開始,幫助我們將經驗放到脈絡中,3.接著引導我們檢視自己的關係,指引我們走向復原之路。 *本書適用於所有類型的人際關係:不僅針對伴侶關係,而是對所有類型的人際關係都適用,適合在任何關係中遭遇情緒虐待而希望尋求幫助的人。 *告訴我們如何阻斷惡性循環:通過掌握知識來發現並防禦情緒虐待的模式,幫助我們有效避免各種情緒勒索的情況。 最重要的是,書中所提供的練習,讓我們在實際操作後可以「認清自己」;從生活中的其他經驗探索虐待關係,特別是人際關係史、家庭史,以及在剛開始與加害者建立關係期間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可幫助我們識別自己個性中容易被侵犯的脆弱面。 如何面對?怎樣接受?用什麼方式處理?才能獲得療癒呢?而療癒之後就是復原。「復原」是一種過程,是要重新擁有被偷走或遺失的東西。 本書為這個復原過程提供了一個私密空間,讓每個人知道自己目前正在經歷哪一個階段,並提供了奠基於心理治療的策略,幫助我們重新建立健康的心態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