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婚不代表孤老終生,結了婚也可能遺憾終身明明結婚只是選項之一,但為什麼好像人人必選?跳脫結婚與不婚的人生二分法,人生有很多不同的可能。「你都要幾歲了,怎麼還不結婚?」「要不要我幫你介紹男朋友?你朋友都生兩個了。」「妳是哪裡不夠好才沒結婚?」每逢過年就會出現上述類似的問話,與親戚久逢碰面後也少不了這些開場白,亞洲社會似乎將結婚當作人生的分界,隨著時間推進,結婚自然而然成了「正常」,似乎不再被認為只是人生「其中一個」可選可不擇的選項。七十代的國家不婚主義代表金愛順,與,三十代提倡不戀愛的專欄作家李珍松和思考更多可能性的你一起尋找生活的不同答案本書收錄了年齡相差四十歲的不婚生活代表一來一往的詼諧對談,道出彼此選擇不婚身分與實踐過程中的酸甜苦辣,尖銳指出現存社會將許多價值觀與婚姻綑綁的謬誤、常人對於不婚的偏差看法,也幽默地分享一個人生活的訣竅、對於現存社會制度的反思與改變建言。兩人時而互相認同,時而也因為年齡差異而相互爭辯,讓讀者像是在咖啡廳聽著鄰桌說故事,藉由一個又一個議題反思自己想要的生活樣貌,尋找生活方式的新可能!本書精選摘句●人生就是不斷地做出讓自己更加幸福的選擇,而我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為了守護我的幸福所做出的選擇就是不婚。●難道婚後就能立刻感受到穩定跟變得成熟嗎?●結婚跟生產、育兒並不是綑綁在一起的概念。●就像大家擁有結婚的自由一般,我也只是圖一個「不要結婚的自由」罷了。●不婚人士最大的壓力來源其實是來自家人,他人的視線反而不是很重要。●在「不婚」這個詞出現後,眾多女性開始試著開創多采多姿的人生,但這個社會卻仍舊以結婚為中心思想,似乎也沒有想要改變的意思呢。●只要一提到女性不婚就會立即聯想到是否跟宗教有關,這種慣性思考模式似乎代表著社會大眾認為女性要獨自過日子並非易事。●雖然是獨自的個體,但保持與他人的聯繫也很重要。●「不婚=不正常」的這種視線實在相當暴力,這全是因為大家習慣性地認為結婚生子才是所謂的「正常家庭」與「正常」所導致,所以大家才會推崇非殘疾人、異性戀者、同人種之間的婚姻型態。●那些嚇唬別人說不結婚就會孤獨終老的人,會不會是平時都沒在做家事啊?本書特色此書由不婚國家代表金愛頌及提倡不戀愛的專欄作家李珍松,以自身的親身經歷跟讀者分享不婚生活的訣竅,並尖銳地道出現今社會對於不婚的偏差看法,兩人藉由對答方式,以幽默睿智的口吻給予讀者痛快的閱讀體驗。各界推薦有些人認為照著安排好的人生發展比較舒適,但同時也有人感到不自在,那麼只要各自走上自己覺得自在的路就行了。如果你覺得按照安排比較穩定,那就走別人鋪好的路;要是認為能在不確定的路上感受到自由奔放,那你就別按照常規走,反正人生本來就沒有正確答案。先步上不婚道路的金愛順與李珍松透過這本作品相遇,成為一起走在這條未知道路上的朋友,並與大家分享各式各樣的故事。她們走在其他人不走的不婚路上,對話內容不只真實痛快,偶爾也很一針見血。在擊破這世上的偏見之際,也互相交換了彼此不婚生活的狀況,甚至還設想了需要引入的社會政策。兩位與談者的對話內容似乎能為那些對定好的方向有所質疑,或是走上未知道路的人送上力量。如果要我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我會欣然以「不婚姿態的饗宴」這句話來表現。──盧明宇(노명우),亞洲大學(아주대)社會系教授,著有《世間人情百態的社會學》(세상물정의사회학)一書一提到不婚就會理所當然地想起「三」字頭的女性,雖然不婚也會依年齡層或性別有諸多不同,但媒體所呈現的不婚人士幾乎都是容易被指涉為低出生率始作俑者的三十代女性。不過這本書讓大家見到了七十幾歲的不婚女性,她並不是老處女,只是選擇了不結婚的人生。金愛順七十年來都以坦然自由的態度在談論不婚;而另一名作者,三字頭的李珍松在暢談她目前的不婚生活時,同時也指出了跟金愛順的異同之處。七字頭的不婚是怎麼樣的呢?而三字頭的人又是以什麼想法選擇了不婚?這本書不只能回答這些問題,也能告訴各位在這個認為男女婚後基本得生兩個孩子的世界上,就算不這麼做也能活得精采。——讀者書評很久沒讀到讓人如此暢快的文字,隨著年齡逐漸增長,各種想法也多了起來,因此感到有點辛苦,這次過節時好像更是如此,原本很難過的,但這本書卻幫了大忙。上了年紀的長輩們不太理解這件事對吧?我一直想告訴他們這也是個選擇……總是苦於不擅言詞的我在看完這本書後,終於有種可以好好表達的感覺,很想告訴大家這就是我選擇的人生。若結婚是一個選項,那麼不婚也是選項之一!在看完這本易於閱讀的書後,為了讓爸媽也能看過,我將書放在客廳裡。除了我之外,我想他們的內心應該也不好受,希望這本書也能幫助到他們。我讀得很開心,好像把我今年為之鬱結的心情都整理好,並給了我一個全新的開始!謝謝!——讀者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