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世界盡頭找到我:我與一群十六歲孩子在尼泊爾的朝聖之途

NT $ 450
NT $ 405


我所看見的海聲學生喜歡工作、色彩與藝術,海聲的學生和我們的孩子分享之後,PA的孩子就開始學習。對我們而言,他們就像一家人一樣。他們的到訪,對我們的生活帶來莫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我們的孩子,他們不再認為自己是囚犯的孩子,而是PA的孩子,擁有全球化的家庭與尊嚴。我接觸過世界各地的學生,華德福學生真的很令人驚奇。他們十分投入、有美感、真誠、善良、多才多藝、團隊合作,他們隨時隨地可以唱起歌來,我們的孩子也向他們學習很多。我看到有位學生在修理階梯,看得出他們在家裡是有在工作的。去年(二○一八年)來服務的學生,在佩爾帕蓋了「生態屋」(竹屋),他們工作認真、享受自然,這很不容易,他們來自優渥的家庭,卻願意花這麼多天做這些事,我很佩服他們的耐心。——推薦序英迪拉.拉納瑪加爾,尼泊爾受刑者扶助基金會創辦人,二○一四年瑞典世界兒童獎得獎人,二○一七年BBC百大最具影響力女性「什麼是陪伴青少年投入社會服務時,不可或缺的教學意識呢?」看著坊間各樣的青少年服務營隊、體驗活動或服務社團,自2020年年中在海聲華德福高中進行社會服務主課的我,帶著好奇地展開教學行動研究。當我和參與社會學習年的十三年級校友和高年級同學互動時,總是有幾位同學在回想﹁影響他們生命的一堂課﹂時,提到十年級到尼泊爾的社會服務。這兩年帶社服主課正好也遇上疫情無法出國,轉成去部落與農村聚落駐點進行社會服務,我也從駐地的團體生活與緊密工作中,看見孩子的內心之火點燃了,他們投入生命動力,展現出使命必達和負責任的態度。那個電光石火,是生命轉化的時刻:孩子個人生命圖像轉變了,找到為什麼而做的意義,更能同理他人的生命感受,拉近了世界、他人和自己間的距離;班級整體動力從經歷挑戰瀕臨崩解,到重振與再次攜手超克困境。這生命轉化的契機,更在與協力在地團隊和社區,有驚無險地熬過考驗後,體嘗創造奇跡的共同體感......在宜玲校長這本《我,在世界盡頭找到我——我與一群十六歲孩子在尼泊爾的朝聖之途》書中,將海聲前幾屆師生前往尼泊爾社會服務途中經歷的點點滴滴,結晶成文字。書中師生將每一個充滿轉化學習的時刻定格,如實地呈現,高中階段的孩子如何在海外文化和生活條件落差的衝擊下,跨出自己的舒適圈,並在教師團隊陪伴中,依據個別性去引導他們覺察自己的限制和可以努力的方向,握緊每個服務時刻,促成孩子面對自己的發展任務。山水之間、佛塔之間、聚散之間,你我之間,是社會服務的當下,更是促成青少年開啟自我轉化的內在革命時刻。總歸海聲華德福高中部的社會服務課程實踐(從國中小學低年段至九年級校園服務開始堆疊,十年級本地和海外服務,十二年級專題至第十三年社會學習年),走過陪伴三屆十年級社會服務與第十三年社會學習年的十三、十四年級同學,行動研究雖然仍在路上,但個人的收穫與啟發卻很深刻。——推薦序方雅慧,海聲人智學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海聲華德福高中部教師、社區社群工作者。本書提供給對社會服務,或是對華德福教育社會學習有興趣,渴望了解的社會工作者、志工或老師、家長社會學習是華德福教育高中一年級課程中的重要的一環。華德福教育的社會技巧和能力不是一個科目,它是奠基在整個課程的根本上,處處是潛在課程——是一個態度、一種價值、整個課程的核心。它是一個連續的歷程,透過時間的脈絡,培養孩子發展社會的理解力:奠基在意志力的培養,是零到七歲的發展任務,主要是擊著環繞孩子的大人們的人際關係,以及他們對道德發展和社群的承諾。作者與一群十六歲孩子在尼泊爾社會服務,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這些發生對尼泊爾的孩子、對這群十六歲的孩子又產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成為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影響著他們的成長?或許,我們可以從書中找到一些答案。


課程 高中 學習 華德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