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競逐:美中衝突的前線,全球戰略競爭新熱點

NT $490.00
NT $441.00


臺海會不會有戰事?美國與中國是否終將一戰?「印太」這場國際賽局的諸多參與者,如何能在衝突與屈服之外,走出第三條路?臺灣身為印太區域的一員,又扮演著什麼角色?我們對全世界不同區域的名稱——亞洲、歐洲、中東——看似無害,但其實名稱就是圖騰,或者說,名稱就是心智上的地圖,會影響人們看地圖的方式、改變人們看待世界的角度,進一步影響了國家領袖的決策、國際秩序、戰爭與和平。近年來,「印太」(Indo-Pacific)一詞已廣為流傳,美國、印度、日本、澳洲、印尼與法國等國的領導者都在使用這個稱呼,但它究竟有什麼深意?本書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安全學院院長,曾任外交官,也是區域政策的知名專家、澳洲頂尖情報機構的資深戰略分析師,他信手將歷史、地緣政治、地理、軍事戰略、經濟、政治賽局及大外宣等素材予以巧妙編織,寫就一冊了解印太局勢的必讀權威指南。作者分成三部分解析:▍第一部——過去描繪印度洋、太平洋區域周遭的發展歷史,包括歐洲帝國主義的殖民、貿易、遺留下的邊界爭議,二戰後亞洲進一步撕裂,東協、APEC與東亞高峰會的出現,以及美國的亞洲再平衡、中國一帶一路、「印太」成為焦點等。從中窺見「歷史因素」,了解國家與國家為何互不信任。▍第二部——現在印太區域就像圍棋棋局,講求戰略更甚於戰術,然而,印太區域局勢卻比圍棋更複雜,它不是單純的美中對抗,還有許多「中等實力國家」參與其中。作者在此以同心圓的方式,解析印太大賽局的參與者,從(1)核心的中國、印度、美國,(2)第二圈的日本、澳洲、印尼,再到(3)更外圍的東協、南北韓、俄羅斯,以及歐美諸國等。這些國家在印太區域各自的關鍵利益為何?國家與國家之間如何合縱連橫?從外交結盟、國家安全,到能源、5G、資訊戰,再到航母、核彈、海外基地,看各國在安全、經濟、科技、外交等各種利益,如何交互重疊、排列、分叉和相互衝突。▍第三部——未來中國正企圖改變國際秩序,常利用分化手段迫使弱小國家各個屈服。周邊國家若想與中國抗衡,在外交上形成三邊聯盟或四邊聯盟是重要的方式,以此形成潛在的威懾力量,在互不信任的情況下,形塑穩定和可預測性,遏止中國採取軍事行動,創造「競爭性共存」的環境,維繫區域和平。同時,人們也必須時時刻刻警覺,南韓與北韓、印度和巴基斯坦、中國和日本、中國和印度、中國和美國,會不會爆發衝突?中國會不會入侵台灣?在印太這個「肥沃」的地緣政治空間中,一個小火花就可能延燒出大戰。「印太」位居全球發展與安全的要地,也是一個關於集體行動的隱喻。一旦外交行動失敗,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可能就在此地上演,但若能確保此處未來的和平,那麼印太區域可以是一個共享的空間、連結全世界的重要中心,同時因此而繁榮。


戰略 衝突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