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解的是恨,和解的是愛為徘徊法律邊緣的親情,尋一條和解之路當關係走到人性灰色地帶⋯⋯往前一步是法庭,退後一步是家庭,親情、婚姻、人生,還有回頭路嗎?唯有愛能解鎖問題,在衝突裡看見立場與動機,進而理解,然後放下。「家事案件永遠都沒有正確答案。」律師不是許願池,能做的是協助委託人在法律的極限與框架下,爭取到賠償、監護權、扶養費、確保未來生活等,盡力實現他們的委託。冷眼心熱的簡大為律師,在法庭上來來去去的紛爭與衝突裡,見證人性的複雜與冷暖,同時也發現關係中殘存的愛與溫度。「執業過程中,我看到的卻是那些被看似惡毒的行為所掩蓋,名為「人性」的一絲光芒。」人們往往覺得自己才是「對」的一方,所以將對方定義為「惡意」。只不過惡意源自於「自利」動機,是為了維護自己立場所做的選擇;一旦明白了、理解了,才有「放下」的選項,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契機。「在簽下和解書的那一刻,當事人才真正的脫離衝突中心。」先道歉的不會輸,只是你比對方更在乎解決問題而已。那些開不了的口、伸不出的手等「高難度動作」,也許只是欠缺動力;希望這十八則故事,能鼓舞讀者跨過心裡的「坎」,擁抱放過自己的海闊天空。本書內容——十八道人性最不捨的選擇題從憤怒、怨恨,直到放下、原諒的解脫之路■連續劇裡常會看見子女為了遺產,爭得手足失和、面目猙獰,但現實總是比戲劇更殘酷,而且令人不平。三十年前,阿華雖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爸爸仍將他視如己出,直到過世前仍緊緊握著阿華的手。然而留下的遺囑,卻無法說服親生女兒,一狀告上法院……■面對母親罹癌後沉重的醫療負擔,阿鎬與阿偵兩兄弟對簿公堂。獨自承擔扶養母親支出的阿鎬心有不甘,但他提告後卻發現,自己願意用錢扶養母親在法律上叫做「孝順」,雖值得稱許,但因為母親仍擁有農地,沒有被扶養的資格,法律上並不能要求阿偵分擔……■卡車司機小張因為超速,讓四十歲的被害人從此成了植物人,包括醫藥費、精神損害、看護費,以及直到退休前的工資,加起來近五千萬元的賠償,小張看到都傻了。老闆信誓旦旦的保證,讓小張心裡踏實了許多,但怎麼也想不到的是,最後他連工資都沒拿到,更別說是跟著公司一起賠償了……■曾經傾盡全力愛著女兒小灰的阿發,在妻子坦承長期出軌後打算離婚。他義憤填膺要妻子和外遇對象付出代價,然而一切戲劇化的發展卻讓阿發連女兒都不要了,發生什麼事?■「檢察官大人,你跟我說醫師沒有過失,誰來賠我的老公?」無論是對家屬、醫師或醫院,沒人願意發生這樣造成醫療糾紛的案件。這個陪伴被告醫師訴訟的案件,雖然一份證明無過失的鑑定報告等同提前宣判勝訴,但醫師卻私下表示,自己自責得喘不過氣……在破碎的婚姻裡掙扎,在難割捨的親情裡煎熬;在法律的邊緣遊走徘徊,在良心與利益之間選擇。為什麼人生總是比戲劇還扯?因為戲劇要顧邏輯,人生不用。家事律師簡大為的十八個執業案例真實紀錄,帶領讀者看見背後的人性與抉擇,以及最重要的那一絲「善意」。本書特色——一、真人實事的省思啟發:看似比八點檔戲劇更精采、更有張力的紛爭與衝突,卻是現實世界的人生縮影。在完整的時間軸下剖析前因後果,找出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解為何關係變質、立場如何左右選擇,明白動機如何決定作為;進而釐清內心糾結,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二、執業律師的法律剖析:每則故事結束後都規劃「聽聽律師怎麼說」專欄,聚焦該章重點議題,設計「專題討論」的方式,由律師根據法律規範做專業說明,針對問題癥結提出建議與方法,適時延伸補充相關說明,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吸收法律知識,更客觀看待問題。三、內化後提取和解力量:透過閱讀,彷彿陪伴當事人經歷,從一開始面對司法訴訟時的憤恨與怨懟,再到明白與理解,最後選擇釋懷與原諒。因此,每則故事最後特別設計「跟自己和解」專欄,希望讀者闔上書後可以沉澱省思,然後內化成心裡更積極正向的「愛的注解」。推薦給——對家庭關係存在糾結,希望能被理解、期待獲得共鳴,想要解鎖問題的讀者。對法學教育、法律科普有興趣的一般民眾。對複雜人性故事有興趣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