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日本人的「大航海時代」走出鎖國的德川幕末,迎接新時代的來臨本書將跟隨日本遣歐使節、船員、藝術家和文學家的紀行,一探東亞島國在明治維新迎向西化後,如何面對異文化帶來的衝擊?如何透過外邦人的鏡像,定義什麼是「日本人」?如何確立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繪製出心目中的「海上的世界地圖」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前期,日本人前往歐洲主要有三條路線,歐洲航線、西伯利亞鐵路和經由美國。其中最多人利用、對日本人認識世界影響最大的,應該還是歐洲航線。……在香港可以體會「英國人令人驚嘆的東方經營」,在新加坡可以目睹「日、英兩國的勢力」。進而,行經每個停靠港,一路往歐洲前進的過程中,可以學到「刀和匙的拿法、西式浴缸的使用法」和一點簡單的英語。也就是說,歐洲航線負起了「船中大學」的角色,路途中可以研究「洋行學」。──和田博文【內容簡介】十九世紀中後期開明治維新後,日本人開始迎向全面的西化。此時除不斷有西方的人、事、物傳進日本,日本人也透過定期開向歐洲的船班,開啟屬於日本人的「大航海時代」,繪製他們心中的「海上的世界地圖」。類似像「土佐丸」這類的海上郵船,航程中會經過東亞、南亞、中東,再轉進地中海來到歐洲,航程可能會多達兩三個月。途中也會經過像上海、香港、新加坡、檳城、亞丁、蘇伊士、塞得港、開羅、拿坡里、馬賽、直布羅陀等諸多停靠港。每一回的靠港對日本船客來說都是異文化的衝擊,是充滿驚奇的新世界。在這些船客中,有正式遣歐的使節團,有伊藤博文等政要名人,有東鄉平八郎、乃木希典等將領,也有像金子光晴這類的文人。當他們來到西方人在亞非的殖民地,接觸到形形色色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時,他們可能對科技進步的西方人感到欽羨,也可能對「未開化」的亞洲和非洲人感到同情或鄙夷。自此,日本人開始反省自己的文化,開始追尋海外帝國之夢,定位日本人在亞洲、在世界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