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開的季節:莫拉克後,找回新家園、新活力的生命故事

NT $ 280
NT $ 252


莫拉克風災後,從屏東山上遷移到平地的部落已成為新景點,交通方便,部落聚集,走一趟部落就像文化櫥窗般展現眼前;而林邊、佳冬沿海地區除了養殖業之外,還締造了另一項驕傲:綠色能源的實踐,魚塭上加蓋太陽能光電板變成濕地,成為環境教育的最佳示範區,這條艱辛的重建之路,是許多人汗水淚水堆疊而成的。 回顧五年前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南台灣大災難,不僅淹沒了許多居住的土地,更吞蝕了許多人的性命,在屏東不僅山地受創嚴重,連沿海地區也傷痕累累,秀麗的山川、主要的經濟命脈一夕之間變得脆弱不堪。公私團體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心力,期盼讓這條重建路少些顛坡崎嶇,多些平坦順暢。 這一場災難帶給的土地創傷回顧莫拉克風災對屏東的打擊不僅在山區,也在沿海,受災面積相當大,造成山地崩落,許多人的家園崩塌,道路橋梁毀壞,政府單位結合民間團體立即投入救災、安置、救助的工作,龐大的泥沙、漂流木、死豬、魚、雞等禽畜屍體,考驗政府部門復原環境的能耐。 新屋有了愛就成了新家山川向來就是原住民的家,石板砌成的屋舍,偌大的庭院都僅僅只是家的一部分而已,風災後搬到平地的他們,住在一幢幢像極了渡假別墅的小木屋,美麗的房子整齊坐落在永久屋基地,他們笑稱自己住在屏東的「帝寶」,但心裡還是掛念著殘破的故鄉、甚而已不復見的家園。隨著投入產業的經營、文化的關注、部落大小事的參與,在點點滴滴中,累積了對新屋的情感,家的精神已逐漸形塑。 治水的思維河川的治理在這次風災中,也受到極大考驗,過去以工程面來主導河流的去向,截彎取直、堤防工程等,以人運用土地的思考來決定河床的大小,卻忽略自然的力量。讓水滯留、補助地下水,闢建濕地以分洪,順應著河流,聽聽她的聲音。 養出綠色能源的可能沿海的魚塭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早是不爭的事實,這一場大災害提醒屏東必須更積極地面對此現象,在考量環境保育與生計能平衡下,激盪出利用太陽能光電板建構在這片耗水耗電的養殖鄉鎮上,甚而開創了多層次空間的利用,太陽能板下不只是滯洪的濕地,也可以是菜園,在土地價值低的地方創新產業。


風災 工程 綠色能源 屏東 土地 新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