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方面來說,阿拉伯人愈屈於文明社會,他們就變得愈不『阿拉伯』」第一本綜覽阿拉伯人崛起、衰落、再興的深度之旅,行過這個奇妙的民族、文明和語言★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退休教授鄭慧慈老師專業審定•專文導讀,全書阿拉伯語羅馬拼音精確校正!★著名阿拉伯語學者、當代旅行文學名家、旅居阿拉伯世界逾30年,提姆•麥金塔―史密斯傾力巨作,精煉愉悅的3000年閱讀之旅!★以原創又即時的觀點、宏觀的概念貫穿整部歷史,破除「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古蘭經》為生活指引」的刻板印象,任何想要理解中東、乃至世界的人必讀!★每一個時期的敘事皆輔以當時的阿拉伯詩作,同時援引西方作家的著作交相對照,將阿拉伯的歷史置入整個世界的脈絡中,完整呈現今日阿拉伯情勢的深遠因果!★各界讚譽推薦――《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SebagMontefiore)、《泰晤士報》、《衛報》、《科克斯書評》、《華爾街日報》、《觀察家報》…… 一千一百多年前,傑出的早期阿拉伯歷史學家馬蘇第,把講述阿拉伯故事這項任務,比喻成「有人發現一大堆散落的寶石,有各種不同的款式和顏色,然後得想辦法按照秩序將它們串接起來,變成一條珍貴項鍊」。在這本細節豐富、流暢易讀的敘述裡,作家暨知名學者提姆•麥金塔─史密斯,以他獨具一格的方式接下這項任務。他將阿拉伯民族與部落在廣袤世界開疆拓土、傳播文化的過程依年代串接起來,並讓我們看到語言之線如何貫穿了阿拉伯的歷史與認同。從最早期沙漠岩石上的塗鴉,到晚近往往相當血腥的壓制異聲──「割斷舌頭」──他聆聽阿拉伯人的聲音,也聆聽他們口若懸河的沉默。從西元前九世紀開始,麥金塔─史密斯涵蓋了伊斯蘭出現之前與之後各一千四百年的有紀錄歷史。在伊斯蘭之前,文學與文化大多是口語的。當第一本阿拉伯文書籍──古蘭經──問世後,它在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快速團結了阿拉伯人。然而不到三百年,大一統的阿拉伯就成了只能追憶的珍貴往事,在接下來的一千年裡,除了兩次例外,阿拉伯人都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並由土耳其人、波斯人、柏柏人和歐洲人統治。最近的阿拉伯之春和它的混亂餘波再次顯示,話語──標語和宣傳、喑啞的真相與喧鬧的謊言──依然在形塑阿拉伯世界的進程。這部豐富多采的著作涵蓋了近3000年的阿拉伯歷史,追溯阿拉伯語言的起源,而不僅是伊斯蘭的興起。全書以極為出色的文筆道出複雜纏結又深富意義的大量啟示和故事,流傳數世紀的沙漠詩詞與今日的紛擾創傷交結,歷史沿革和人物紛紛躍然紙上,今昔照映。 ◎章節概要 導言 凝聚話語概論作者認為阿拉伯族群最具代表性的共通點:語言。「在三千年有文字紀錄的阿拉伯歷史裡,所集之言啟發了三波團結的浪潮」:第一波浪潮既古老又緩慢但深入,是一種種族的自我意識;第二波是一個實體擴張的海嘯;最後以漫長的低潮作收,但留下豐富、持久的語言沉積。 第一章 來自荒野的聲音先從地理上的阿拉伯地區談起,比較阿拉伯半島與歐亞大陸上另外兩塊次大陸在地緣上的異同,再概論阿拉伯半島的地形和氣候對於早期人類遷徙和歷史的影響。論述阿拉伯半島和中東兩大沃土最早的民族亞述人和聖經中最早對於「阿拉伯人」的描述,以及這些民族懂得駕馭駱駝之後的機動能力。 第二章 民族和部落論述伊斯蘭教興起前阿拉伯半島靠海南部(定居者)與沙漠內陸北部(游牧者)民族之間的互動。「阿拉伯歷史」不應只視為從伊斯蘭教興起之後才開始,甚至不應該只視為「阿拉伯人的歷史」。各地的方言和語言流動,促成阿拉伯語詩歌的興起與發展,將這個地區的各個民族融合為一個文化上的國族。 第三章 風流雲散以文法的主動與被動為譬喻,描述阿拉伯人在定居和行動時的差異。早期伊斯蘭的口述故事說明新興的伊斯蘭教源自既有、古老的阿拉伯人背景,這個背景除了涵蓋穆罕默德在麥加附近的地域外,也包括南方定居者的環境。這代表阿拉伯半島南方的民族納進阿拉伯民族,原本多元的民族已經被伊斯蘭教統一。 第四章 在偉大的邊緣公元六世紀,波斯人與阿拉伯人的分野漸漸明朗。部落之間在戰爭前是詩人的語言交戰,戰爭後又由詩人歌頌勝利。言語的力量之大,促成阿拉伯人透過詩詞成為一體:古蘭經中稱穆罕默德為「阿拉伯人」,因為他屬於一個由語言一統的文化。這些詩詞是我們一窺伊斯蘭教興起之前阿拉伯文化的最佳管道。 第五章 啟示與革命以先知穆罕默德化解部落糾紛,將黑石(BlackStone)放入克爾白(Ka’bah)的故事說起,說明伊斯蘭教的習俗可追溯至伊斯蘭教以前的歷史。古蘭經是直接從穆罕默德的啟示抄寫下來的,代表的不僅是既有的古老神聖語言,也是一個實體的新經文。 第六章 上帝與凱撒穆罕默德打破麥加人傳統的宗教、習俗和社會架構,成為阿拉伯人共主,並利用書寫的文本這種「媒體」吸引了阿拉伯各地的酋長。他們前來不一定是「皈依」宗教,而是忠於這個新興的勢力:islam一字是「臣服」之意,一個人有可能是muslim「臣服者」,但不是mu’min「相信者」。 第七章 彎月軍阿拉伯人一向無法一統,穆罕默德死後紛爭又起。新的阿拉伯取代了舊的阿拉伯,但即使「彎月軍」(作者依十字軍和日後象徵伊斯蘭的彎月自創的字)橫掃,可看出他們要的不是用宗教同化其他民族,而是要抽稅。阿拉伯人和被征服的波斯人通婚,造成波斯人的「東方」語言和風俗滲透進阿拉伯文化。 第八章 大馬士革王國伍麥亞家族(Umayyad)原為伊斯蘭教前的麥加望族,遷徙至大馬士革後成為新的阿拉伯人共主,將原本不說阿拉伯語的阿拉伯半島南部部落完整納入整個阿拉伯民族的系譜。但伍麥亞家族奪權後,南方以麥加為中心仍然不斷有勢力效忠於已故的阿里,這便是日後什葉教派與遜尼教派分裂的起源。 第九章 巴格達帝國阿拔斯統治者清除政敵後興建巴格達,將這個首都打造成多元的國際大城,波斯人從祅教改信伊斯蘭教。哈里發推廣科學研究及古蘭經的研究和定型,「書寫的阿拉伯文因此是建構出來的,語言學家在合成這種泛阿拉伯的語言時,更強化了各種多元的部落和民族同屬一個種族的概念」。 第十章 反正統文化,反正統哈里發以阿拉伯人的觀點來看,土耳其人的面貌幾乎是阿拉伯人的相反,但在哈里發帝國的統治下,本來只是受奴役的土耳其人被擾動、被帶到權力核心,最後更取代阿拉伯人的統治。十世紀以降,帝國各地不時出現地方領袖占地為王又迅速落敗,倖存者在伊比利半島和北非建立了哈里發政權。 第十一章 瓶中精靈從十字軍東征開始,殘餘的阿拉伯帝國腹背受敵。十三世紀,阿拉伯世界面臨兩大災難,西邊有十字軍攻下埃及重要港口,東邊則是成吉思汗的軍隊進逼波斯。土耳其人抵擋蒙古大軍的攻勢,讓伊斯蘭文明得以在埃及和敘利亞保存,但黑死病又成為十四世紀另一波襲來的惡運。 第十二章 季風大亨阿拉伯人向外遷徙時,伊斯蘭教也在各地有了不同的面貌。鄂圖曼土耳其人興起,雖然與阿拉伯人同有伊斯蘭教,用同樣的書寫系統,但鄂圖曼人一直是外人、他者,阿拉伯人則往往不再視自己為「阿拉伯人」,而是穆斯林、基督徒或猶太教徒,不再有強大的泛阿拉伯人意識,唯有阿拉伯語讓他們互相連結。 第十三章 認同的再發現十九世紀,阿拉伯人又卡在兩大不同的強權勢力之間,一邊是正漸漸崩解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另一邊是正要滲透進來的歐洲殖民勢力。此時一統的力量不是伊斯蘭教,而是「國族主義」,核心的概念是「統一的阿拉伯民族國家」。一次大戰以降,阿拉伯民族主義面臨分裂,西方眼中的中東變得混沌不明。 第十四章 希望的年代二次大戰後,阿拉伯團結的思潮在殖民主義和猶太復國主義之下陷入低潮。1952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