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啟示錄1945-1975:美國的夢魘、亞洲的悲劇(上、下冊不分售)

NT $ 1,200
NT $ 900


美國為何介入越南?又因何深陷越戰夢魘?西貢政權被「主子美國拋棄」的說法是否需要反思?越共的獲勝是越南的失敗嗎?北越真的是正義的一方、歷史的必然嗎?越南二戰後所經歷的三十年悲劇,又是誰造成的? 全套二冊——台灣首次出版關於三十年越戰的悲劇史詩!軍事寫作終身成就獎得主——馬克斯‧黑斯廷斯【非虛構寫作】戰爭經典! ====================== 《越南啟示錄1945-1975:美國的夢魘、亞洲的悲劇》是英國著名記者、軍事歷史學家馬克斯‧黑斯廷斯,於二○一八年寫成的一部以越南戰爭為題材的長篇歷史鉅著,記述自一九四五年二戰結束法軍重返印度支那至一九七五年西貢淪陷、美軍撤離,南北越歸於共產黨統治,兩次印度支那戰爭的宏大歷史。 本書的中文標題是「越南啟示錄」,而非「越戰啟示錄」,是因為本書不單是描述單一戰爭,而是關注整個越戰;除了關注越戰,對於越戰背後的越南、亞洲乃至於世界大局都有著墨。本書也是台灣罕見出版的整體分析和描述三十年越戰的非虛構鉅著,提供讀者完整理解越戰的視角,並反思其帶來的災難和影響。 ●越南,用三十年告訴美國什麼,又告訴世界什麼?——越南,這個二十一世紀的觀光勝地,在二十世紀曾是浴血的戰場,多達兩百至三百萬人犧牲。在現代戰爭史上,越南戰爭的地位十分重要,這場橫跨了三十年包括法越以及美越之間的戰爭,是冷戰時期歷時最長的熱戰,也是二戰之後美國參戰人數最多的戰爭。 一九五四年法國已經在越南支那的戰場上蒙受恥辱,一九七五年的西貢淪陷則對美國造成更大的屈辱;而在戰場之外,越戰也引發了一九六○年代美國的反戰浪潮,讓無數美國青年走上街頭示威。許多人可能會對強大的美國為何打不贏北越共產黨而感到困惑,本書便提供一個觀點:戰場勝負不是唯一,政治決策才是關鍵!事實上,軍事只是政治的延伸,所以美軍幾乎打贏了每場戰鬥,但最終卻輸掉了整個戰爭! 因為韓戰的陰影,美國的政治領袖們害怕蘇聯與中共的強勢介入,導致世界核武大戰。因此一開始設下的越戰目標就為自己的失敗埋下伏筆:美國人不想摧毀共產黨的北越,僅僅是協助南越防守越共南下,以及消滅南越境內的共產黨游擊隊。在這個限制下,美軍的地面部隊無法跨過北緯十七度線北上,只能用空中轟炸的方式施加壓力。 也是因為韓戰時,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解除了麥克阿瑟將軍的指揮權,令美國政軍關係長期蒙上陰影。以至於越戰時的美軍高層,竭力避免任何對總統權威的挑戰。這種如履薄冰的心態,即便打贏了的每場戰鬥,依舊使得美國深陷在越戰這個大泥淖中無法脫身。 越戰也是人類戰爭史上第一次把戰場上的實況影像,固定出現在美國每晚的電視黃金檔時段上,電視裡的美國人像科幻電影中那些巨型怪獸一樣犯下種種醜行,他們搗毀途經的一切,也破壞越南社會的寧靜。而北越的共產黨因為完全掌控了媒體,使得河內政治局的暴行都被掩蓋,他們可以犧牲人命為代價,而不必擔心媒體或選民有所不滿。正是這種情形,一九六○年代的美國湧現出驚人的反戰浪潮,他們崇拜胡志明、毛澤東、切‧格瓦拉,對美國作戰的道德正當性造成巨大傷害;更諷刺的是,越共卻獲得了民族解放和拯救者的形象。因此,美軍在戰場上的每一次勝利,都反而讓自己陷入政治和道德的深層泥淖。 然而,作者黑斯廷斯認為,這場戰爭的參戰雙方,沒有任何一方占據道德上風,都不配贏得這場戰爭。回過頭來看,越戰三十年不單單對越南造成政治結構的改變,也改變美國自身。如同本書副標題所指的,越戰成了「美國的夢魘、亞洲的悲劇」。美國為這場戰爭付出的真正代價不是錢,甚至不是為它捐軀的五萬八千條美軍性命──以人口比例換算,這個數字比韓戰還小──而是它為美國帶來的創傷。二次大戰的勝利以及在經濟上取得的驚人成就,使美國人對他們的道德正義與美軍的所向無敵充滿信心,讓他們自然而然自覺高人一等。但越戰重創了這種優越感。「所有其他的戰爭紀念建築都在歌誦勝利者的榮光,只有越戰紀念館讓人悲傷,讓人為這場平白無故的浪費感嘆。」華特‧布莫將軍說:「越戰是美國近代史上對美國影響最巨的一場戰爭。我們永遠無法彌償它造就的懷疑與不信任。」 美國輸了越戰,這是世人皆知的結果,「亞洲的悲劇」則一針見血指出越戰帶來的影響,最直觀的數字在於:越戰中每死一個美國人,要死四十個越南人。一比四十的死亡比,觸目驚心。然而這筆帳到底該算在誰的頭上?又有多少是越共造成的呢? 越戰與西方二十一世紀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兩場戰爭,完全不同。但在這幾場戰爭中,美國與其盟國都遭遇一個始終解決不了的難題:如何將戰場上的勝利轉換成可續的政治實體。麥馬斯特(H.R.McMaster)在《全球戰場》中悲傷地得出結論說,「問題是,打得再好也於事無補。」美國的悖論在於,它一方面無法置身於戰爭之外,一方面又不可損及它做為文明價值標竿的地位。「美軍不夠野蠻,嚇阻不了許多農民支持共產黨。美軍燒了許多村莊,惹得世界輿論大舉躂伐,但卻又燒得不夠多,無法阻止地方人民庇護游擊隊。」黑斯廷斯於此處提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從越戰之後,到伊拉克、巴爾幹、阿富汗諸戰爭,美國的政治人物和普通選民到底該如何看待戰爭? 而這個問題,在今天台灣的華語世界裡往往被化約為另外視角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當戰爭發生後,美國大兵會不會來保護我們?第二個問題是:美國人會不會像拋棄了南越和阿富汗人一樣,也拋棄我們一走了之?


越南 啟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