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十位歷史英雄──伍子胥、韓信、馬援、班超、諸葛亮、郭子儀、岳飛、鄭成功、林則徐、左宗棠,他們的功績偉業雖各自不同,但都名垂青史,他們南征北討,行過的路途都超過千里。本書帶領讀者進入這些英雄人物的鴻鵠之志,並一窺他們在關鍵時刻的抉擇心路。伍子胥原本是楚國政壇當紅的「太子黨」,一旦大禍降臨,他完全不游疑瞻顧,即刻逃出國境;當太子建犯下大錯,他再次逃亡,不去大國而去吳國;到了吳國,他捨吳王僚而就「在野」的公子光——他每一次重大抉擇都跟一般人不一樣。韓信和馬援都處於群雄逐鹿年代,都幾番「跳槽」選擇明主,他倆的個人條件都不在那些逐鹿英雄之下:但若無韓信,劉邦從來不曾打贏過項羽;若非馬援,劉秀「得隴」已不易,遑論「望蜀」;可是韓信和馬援都不曾起意爭天下。班超的父親、哥哥、妹妹合稱「三班」,都是當時文學泰斗,可是他卻捨便宜生活而投筆從戎。後來他幾乎不動員東漢王朝一兵一卒,降服西域五十餘國——他實質上是「西域王」,可是他從來沒有留在西域稱王的念頭。諸葛亮和郭子儀都功高震主,蜀漢與大唐王朝全靠他倆支撐,他們兩人若想當皇帝,幾乎沒有阻力。可是皇帝對他倆都沒有疑心,他倆也鞠躬盡瘁,贏得千古美名。岳飛是南宋王朝抵抗金人的「長城」,若沒有他,宋高宗的皇位根本坐不住。可是他對秦檜的排擠與構陷卻都毫不反抗,剝奪兵權、十二道金牌召回、莫須有罪名下獄都坦然接受——歷史上那麼多「清君側」的例子,都沒有出現在他的腦袋裡。鄭成功處於明朝實質已經不存在的時候,能以兩島抗天下,甚至艦隊攻入長江口、陸軍包圍南京,滿清八旗勁旅莫他奈何,鄭氏海軍甚至控制東亞海上貿易。可是他從未有稱王、稱帝的念頭,甚至他的兒子、孫子都奉大明為正朔。林則徐一生遍歷十四省要職,都以生民為念,鴉片戰爭他在廣州是打贏的,可是北京清廷卻委屈求和,更重用喪權辱國之臣,反要他揹鍋流放伊犁,他毫無怨言接受。左宗棠才華洋溢,卻因考運不佳而差點埋沒。後來因太平天國作亂,湖南同鄉多方保薦而有機會施展,可是他對同儕仍然不假辭色。當朝廷瀰漫「海防優先」思考時,他獨排眾議主張防衛新疆。朝廷「體念」他戎馬辛勞,要召他回北京,他卻力持收復伊犁主張,還將自己的棺材運到哈密以示決心,終讓俄羅斯人退讓。英雄的事蹟總能使人振奮,鴻鵠之志也令人欽佩,但他們在關鍵時刻為何與如何做出關鍵抉擇?公孫策以進入歷史情境的方法,嘗試提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