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與投槍,魯迅以文為刃的抗爭:橫眉冷對千夫指,卻以深情待人間

NT $ 299
NT $ 269


「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在紛亂的清末民初,戰爭、迫害、罵名、流離的噩夢如影隨形,他從不懼,一枝筆桿挺起他的傲骨,一串文字,成為鋒利的匕首投槍,刺向惡俗、舊制、麻木、自欺欺人、喪權辱國!切開這些,找到自由。那奮戰到生命終結仍至死不屈的身影,是魯迅。 ▎「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書為終身良伴造就文力,舊思想的破除者反是讀遍舊思想的人魯迅從小博覽群書,反覆成誦,甚至中了科舉!從小的勤勉好學與他未來用一生精力寫文救世密不可分,家道中落刻苦求學讓他面對種種磨難依然不屈,在學識上,他成為泰斗;在革命中,他成為精神。跨海求學更讓他對中國乃至於中國人的淪喪深有所感,這位在醫學院的年輕人,暗自下定決心,他要當醫生,讓筆桿成為手術刀,改造病入膏肓的家鄉。  ▎「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獨行的猛獸越苦痛越堅定,不懼流言苦難,儘管恨我吧!在日本,他第一個響應革命的剪辮,他明白與其「震駭一時的犧牲,不如深沉韌性的戰鬥」,戴上假辮與帽子掩人耳目。筆刀未輟,願意成為將亡鐵屋中的清醒者,承受將死者的怨懟與面對死亡的悲哀,但是不能放棄任何一線希望,只要醒來的人夠多就能衝出鐵屋。要恨便恨,無所謂,不成功,便成仁。 ▎「墨寫的謊言掩蓋不了血寫的事實。」──《阿Q正傳》、《狂人日記》我不是要針對誰,我是說在場的各位都很愚昧!阿Q在被侮辱和蹂躪的生活中,養成了十分怯懦的習性,卻又常常表現出荒唐怪誕的「精神勝利法」。這種富有喜劇性的矛盾和糾葛,在魯迅筆下俯拾即是。阿Q引來大量爭議,不乏對號入座者,達到了魯迅要的效果。「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阿Q是悲劇,人們以為重要的生命、傳統的倫理、價值觀全部無用;阿Q是喜劇,自欺欺人的精神勝利面對真正的存亡只是一個笑話。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看似殺伐冷酷決絕,實則憐愛情深不輟以筆刀挑戰一切的戰鬥者,所有戰力都來自一腔深情與深情所催化的熱血。他深愛相互扶持共患難的許廣平,難產時他毫不猶豫選擇保妻子;人說魯迅不可打擾,孩子偏偏喜歡撩撥逆鱗,他也只是笑笑,聚會三句不離妻小。他深愛著他的國家與生長的土地,情越深越憤怒,越憤怒,越無奈,越無奈,越要挺直腰桿再戰。終其一生,未曾停止他的深愛與抗爭。 「希望是附於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希望本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這就像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懷抱希望,無路便開路,前方渺茫不能撼動半分決心,他願走成別人的希望。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魯迅戰鬥不止的人生,詳盡記錄他的成長過程與大時代的環境與悲哀,筆下「恨多於愛」是人們對魯迅的既定印象,本書用更全面的角度闡述魯迅「恨之下的愛」及「抗爭背後的無奈」,附有年譜、名言軼事,帶領讀者快速又透澈的了解這位現代文學巨擘。


戰鬥 鐵屋 魯迅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