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曾獲《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小說的核心是曹家蝸居數十年的閣樓,以抒情救贖現實的紊亂與艱辛,寫身體的禁錮,娓娓道出一個反常的時代,自有一股動人力量。我家是一間閣樓,閣樓兩面傾斜的屋頂和屋頂下的樓板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由於閣樓的那種緊湊的建築特點,不宜架床,但那三角形的兩個尖角下卻是打地鋪的好地盤。兩張地鋪,一南一北,北頭是父親和兩個哥哥睡,南頭是母親、我,和我的小妹妹。一家六口在遠離故土的一個窄小的空間裡,悄悄地享受著天賜的光陰。這本小說以曹冠龍個人成長過程為基礎,敘述一個上海下層家庭如何經歷共和國一次又一次的風暴。以曹家一家人蝸居數十年的閣樓為核心,曹冠龍寫侷促陰濕的空間,動輒得咎的身體,毫無私密的起居,幾乎可以成為社會主義生活的隱喻。然而比起外面天翻地覆的變化,這閣樓一角還是曹冠龍稱之為「家」的所在,為他慘淡的青少年歲月留下最後一縷溫馨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