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可以廢,但不可以亂寫。當專業媒體人成為「微重度」社群平台使用者,述說為什麼我們發文炫耀、討拍或記錄一日三餐。郭岱軒十年來從記者到主播,並曾任採訪組長,探索過專業嚴謹的傳播平台;而生活中他是社群平台的愛用者,放鬆、詼諧又時而犀利。在專業與日常之中,揭開社群平台凝結的生活片段,談論其中的使用觀察。當不再是把生活分享到社群,而是社群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失戀了希望得到安慰、每天日常吃了什麼、想隨意地說些感性的話,像是跟朋友滔滔絮語一般抒情……本來只有實際上真正在身邊的人才能分享的場景,多了網路這樣沒有界線的空間;空間是虛擬的,但情感與生活仍舊是真實的。我們可以討論使用社群平台的頻率、密度與喜好,但已然無從二分好壞與真假。常見的社群發文主題×小直人的使用觀察有些主題可能每個使用社群平台的人都看過:美食文、天氣文、生日文、旅行文、宵夜文,到容易引起不同意見的炫耀文和業配文。到底是什麼樣的句式或結構,形成了鮮明的發文類型?又或者掌握哪些元素與思考,就可以透過這些類型表達自己的生活面向?看似已成直覺與習慣的發文,有我們沒發現的風格與生態。使用者的思維,左右了網路的力量若在網路揭發不肖商家,消費者很快就會群起撻伐,諸般揭露行為有時並非理性問責,也能在網友輕易附和之下,旋即蔓生成了一陣強大輿論,但若是未經細究的不實指控,卻似乎無人能夠收拾殘局。反之,一段人生故事、一張照片,也是催生公益支援行動的強力工具,在我們未能親赴的場景中,也能遞上溫暖。郭岱軒以輕巧的文字,一一展開各種社群平台現象;正面與深刻的思維,在真實與虛擬都同等重要。本書特色1.郭岱軒以媒體從業人員的角度,觀察社群媒體上的人際互動;有時是拆解、分析,有時是模仿或是心得。讓身為主觀使用者的你我,有了一個客觀理解使用行為的新奇角度。2.活潑又喜歡與人互動的郭岱軒,以這樣鮮明的風格輔以幽默,在社群平台累積了一群鐵粉。他看似無畏在網路發起筆戰,但不做人身攻擊,而是言之有物,本書延伸這樣的特色,展現了平台使用者如何在日常實踐媒體識讀。3.本書以一個個網友慣用的網路標籤關鍵詞,延伸為一篇篇意想不到的主題文章;詼諧輕快之餘,也逐一討論了網路現象背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