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擁有時,很容易忘記有人少了。」《左耳》絕非一個溫暖人心的雞湯故事,而是如實描繪出身障者與健全者角度不同、立場不同的真實領悟。書中的主角「左耳」以為自己與一群右耳生活在一起。她常常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不知道要怎麼加入大家;她聽不清楚話題、來不及跟上節奏、會被突如其來的聲音嚇到。⋯我希望藉由《左耳》揭露有需要的人其實都有不同程度的狀況,也直白地點出健全者可能在無意之間給了身障者過多的善意、可能造成對方不便的問題,其實「有需要的人」不用被特別對待,只要多一份的理解。「若能在幫助前先理解對方需求,或許能讓好意更盡善盡美。而每個人都該努力學習表達自己的需要,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是我想要透過此書強調的重要意涵。 除此之外,我並不想把「有需要」與「弱勢」畫上等號,某一方不需要一昧忍耐迎合,另一方也不必非得融入群體;雙方最重要的課題是一套良好的溝通方式,好好去表達心中的需求,才能使彼此都舒適自在地生活。我認為這不只限於身障者,對於年長者、精神障礙者,甚或社會底層人口等,都可以適用這樣的狀況;尊重始於相互理解,希望每個人都能透過《左耳》的故事去反思並找到令自己自在的相處模式。本書特色我是天生單耳聽障,對比很多人來說,已經是相對無障礙的身障者,但仍能在生活中感到不便,因為字句總在我耳裡聽起來像是缺了一角。正是過往的真實經歷與體悟,《左耳》的創作初始理念大概就有了雛形,不過我並不想把《左耳》發展成宣導型的作品,而是真實面對自己的需求──一部審視內心的圖文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