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蕭紅以獨創性的「回憶式」文體寫出她最成功的作品;兩年後,她就告別了人世。而一代代的人,卻永遠記得她,永遠一再讀著她的《呼蘭河傳》。後花園。東二道街。豆腐店。染布坊。紮彩鋪。賣豆芽菜的王寡婦。胡家的小團圓媳婦。貪吃麻花的小姊弟。跳大神。娘娘廟大會。盂蘭會。野台子戲。馬兒。狗兒。花兒。以及最親愛的祖父──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鬆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茅盾◎呼蘭河傳以一位早慧的小女孩視角,直面兒時點滴,卻又有著她歷經世態炎涼的體悟──宛如一闋婉約的詩,細膩地吟詠出人們的宿命及對於宿命的反抗,輕快而蕭索,百味雜陳而回味無窮──於是終能明白,關於故鄉,蕭紅如斯情深。◎後花園後花園裡,花朵日日開,磨官馮二成子日日餵著他的小驢。這是個哀婉的人生悲劇:鄰家女孩清脆青春的笑聲打動了磨官的心,於是這個來自鄉村的老實男人便開始了一場無望的單戀──女孩終究出嫁,磨官心酸難抑,在流水般冰冷的秋夜與寡婦結了婚,又妻兒俱亡……人生大夢,空虛中竟包含如此多的悲傷。◎北中國一九四一年,皖南事變,中國飄零之際,蕭紅惦記著參軍的弟弟與家人,懷著滿腹擔憂與家國情懷,提筆寫下《北中國》。這是一首悲歌,唱著生命將逝、唱著思鄉之情,藉著文中一家人的悲歡離合、驚懼焦慮,上演了一場以家國為主題的家族悲劇。◎小城三月終其一生,蕭紅都談著悲傷的戀愛。《小城三月》演繹了一個時代的愛情:悄悄愛慕著男人的美麗少女,偷偷期盼一份在封建社會中,求而不得的感情。女性淒切的低吟,春日美景,愛情則柔腸寸斷。◎手一個染匠的女兒,滿懷期待地來到城裡讀書,卻因為一雙因為染布導致漆黑粗糙的手而飽受歧視、欺侮──「努力工作」竟讓她背負了洗刷不掉的恥辱,女孩只好黯然地走出校門……◎牛車上牛車走過鄉間,輾軋出無數人間悲喜。蕭紅娓娓講述一個家破人亡的淒楚故事,控訴了軍閥的冷血殘酷,揭示出底層人民生活悲劇的根源,悲涼徹骨。◎祖父死了的時候「我懂得盡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間死了祖父,就沒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間死了祖父,剩下的盡是些兇殘的人了。」蕭紅自小與祖父舐犢情深,沒有祖父,對年幼的蕭紅而言,就沒有寬恕和愛。本篇散文真實地描述與祖父之間的回憶,以及伴隨而來的迷惘與殤慟……本書特色收錄《呼蘭河傳》及蕭紅以東北故鄉為背景寫作而成的數篇小說,另特別收錄散文〈祖父死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