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全新版)(三版)

NT $290.00
NT $261.00


◎全新版精心修訂大事年表,迅速掌握三國時代歷史全貌。◎以《三國演義》為藍本,並參酌正史《三國志》,達到文學與歷史之間的微妙平衡。◎書末附有「假如我是張飛」單元,提供讀者延伸思考,拓展歷史的廣度與深度。張飛是最受民眾喜愛的三國英雄之一,他一生輔佐劉備,衝鋒陷陣,威不可擋,直到劉備伐吳這一年被害,才結束了他富於英雄傳奇的一生。《三國演義》中的張飛不是主要人物,著墨不多,但幾次出場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怒鞭督郵、當陽怒吼、夜戰馬超、矛刺許褚……表現的都是張飛的暴烈似火,銳不可擋。張飛是一個疾惡如仇、直來直去、敢說敢做的好漢。他對見利忘義、反覆無常的呂布非常惱恨,直呼其為「三姓家奴」,全然不管劉備已與呂布以兄弟相稱;在三顧茅廬時,他對諸葛亮的傲慢極其不滿,揚言要火燒茅廬。在關羽被害之後,他也不顧蜀國的戰略安排,要求立即起兵伐吳,踐行桃園之約。可見,張飛的忠義觀並不是以一個小集體內部的利益為限,而是從做人的本性出發來斷定好人與壞人。張飛的判斷雖然有時失之簡單,卻和普通大眾的價值觀相吻合,這也是張飛深受民眾喜歡的原因之一。《三國人物攻略》套書一共八冊,分別為: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孫權、周瑜。不僅因為這八人在歷史中「戲份」較多,還在於他們性格殊異,形象豐滿。其主要特色如下:一、以人物為主線,勾勒三國的歷史全貌。二、注重設置「歷史場景」,把人物推回歷史舞臺之中,推到事件的緊要關頭前,看看他們是怎樣周詳安排,從容調度,化解危機的。三、分別以不同人物的眼光來看待同一歷史事件,是非功過皆在其中,別有一番趣味。四、以《三國演義》為藍本,還採信了《三國志》中的諸種說法,在文學與歷史間作微妙的平衡,既使人物故事起伏跌宕,又使歷史事件完整真實。*適讀年齡:11歲以上*無注音 人物簡介張飛張飛是最受民衆喜愛的三國英雄之一,他一生輔佐劉備,衝鋒陷陣,威不可擋,直到劉備伐吳這一年被害,才結束了他富於英雄傳奇的一生。《三國演義》中的張飛不是主要人物,著墨不多,但幾次出場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督郵百般刁難時,他怒鞭督郵;當陽橋上一聲怒吼,嚇退曹操百萬大軍;夜戰馬超,三敗張郃,矛刺許褚;表現的都是張飛的暴烈似火,銳不可擋。但是,在三國人物中,像張飛這樣的勇猛之將並不少見,為什麽獨獨張飛給人印象極深呢?這或許還與張飛的性格有關係。張飛是一個疾惡如仇、直來直去、敢說敢做的好漢。在桃園結義的三兄弟中,他不像劉備那樣雄才大略、深具城府,也不像關羽那樣正氣凜然、鋒芒內斂,張飛卻是一個性格單純、率真可愛之人,眼裡容不得半粒沙子,並且帶有幾分孩子氣。他對見利忘義、反覆無常的呂布非常惱恨,直呼其為「三姓家奴」,全然不管劉備已與呂布以兄弟相稱;在三顧茅廬時,他對諸葛亮的傲慢極其不滿,言其要火燒茅廬。在關羽被害之後,他也不顧蜀國的戰略安排,要求立即起兵伐吳,踐行桃園之約。可見,張飛的忠義觀並不是以一個小集體內部的利益為限,而是從做人的本性出發來斷定好人與壞人。所以,在他們兄弟三人落魄投靠曹操時,張飛也從不說曹操半個好字;在聽說關羽「投降」曹操的謠傳時,他也怒不可遏。張飛的判斷雖然有時失之簡單,但卻和普通大衆的價值觀相吻合,這也是張飛深受民衆喜歡的原因之一。當然,張飛的嗜酒與暴烈,也給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給本軍帶來了徐州之失。《三國演義》中還著力表現了張飛足智多謀的一面,如智擒劉岱、計賺嚴顔、在當央陽橋邊布疑兵之陣等。但是,張飛的智謀同其他謀士有很大的不同,甚至也顯得很憨直。比如,他一般是謀事不謀人,即總是以攻克城池、擒獲敵將為目的,沒有借刀殺人、反間克敵的毒計。他的計謀也一般就是陣前謾駡的「激將法」和鞭打士兵的「苦肉計」,沒有太多新鮮之處,因此也常被敵軍將領識破,這又更突出了張飛心無機謀的一面。關羽的威嚴正氣常給人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覺,所以老百姓尊稱他為「聖人」,張飛的率直單純卻讓人覺得很親近,因此民間中關於張飛判案的種種喜劇傳說,其實是老百姓對張飛的一種懷念。


呂布 三國 英雄 關羽 曹操 三國演義